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哦吼?”李复看向李世民:“那感情好,太上皇还说呢,等到那场馆建起来,就叫贞观竞技馆。”

“贞观?”李世民怔了怔:“太上皇说的?”

“是啊,本来寻思着,太上皇掏钱修建场馆,叫武德竞技馆来着,太上皇说,这个东西跟酒不一样,烈酒越放越醇,以武德命名,听着像是老酒醇香,可是竞技场,举行马球比赛,还是要与时俱进,干脆叫贞观竞技馆。”

至于太上皇说,用这个名字来忽悠李二凤给批一块好地的事儿,李复连个标点符号都没提。

李世民听到这番话,心中一动。

父亲他......

“太上皇如今虽然身在大安宫,但是依旧心系百姓啊。”房玄龄感慨说道:“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征徭役,从大安宫挪用钱财,建造竞技馆,让百姓能够挣到钱,本质上跟泾阳王庄子上的那些工程是一样的。”

“是啊,泾阳王提的观点,我是赞同的,越是在这个时候,若是朝廷有足够的钱,越是要做事,让百姓通过给朝廷做事,能够挣到钱,能够生活下去。”杜如晦认同的说道。

以前朝廷要用大量的工人,都是征徭役。

“所以说,像太上皇和泾阳王这样的行为,实际上是越多越好的。”杜如晦接着说道:“泾阳王殿下,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一下。”

“杜尚书请讲。”

“就是,在这方面,朝廷能做些什么呢?”杜如晦问道。

“那就得看国库的实力了,什么翻新加固城墙啊,又或者是修路铺桥啊,哪边的宫殿年久失修,需要修缮啊,还有就是,各个县的县衙府衙翻新修缮什么的,都算的,这些放在以往,都是需要朝廷征徭役来完成的。”李复思索着说道。

这年头能做的基建工程,基本上就这些。

再就是河道的疏通河堤的加固什么的,现在泾阳县境内在做。

长安城周围,大小河流多着呢。

八水绕长安,还没算这八水的支流呢。

支流下还有水渠呢。

对于农耕文明来说,水利工程可太重要了。

“这些是属于基础建设。”李复解释着:“所谓基础,这二字,无须在下多做解释了,实际上,基础建设,全都是利国利民的工程,道路,水利,甚至包括城池,府衙,都与大唐百姓息息相关。”

“就拿着方才说的竞技馆来说,修好了对百姓有好处吗?其实也有,长安城的百姓闲暇之余,能够有个地方消遣,看看比赛,入场最便宜的门票,一文钱足以,一文钱就能观看一场精彩的马球比赛,划算吗?”

“那竞技场对修建者有什么好处呢?也就是大安宫的太上皇,太上皇也能寻么点乐子,另外,又岂知这场地举办比赛不能挣钱?”

挣钱肯定是能挣钱的。

只是回本时间长短而已,场馆落成之后,举办个几年的比赛,修建场馆的费用估摸着就能挣回来了,剩下的,刨去日常维护,人员工资,就是纯纯的利润了。

“既然是投入,或多或少,总会有回报的。”李复说道:“朝廷投入到百姓身上的也是如此,在这个年景下,朝廷花出去的钱,只要中间不出意外,就会带动百姓的生活变化。”

“当然,中间要是出意外,这话就当我没说,毕竟从以前的朝代来看,朝廷往外拨款,也不是没有京官吃六成,地方吃三成,剩下一成落在百姓头上的情况,甚至一分钱都落不到百姓头上。”

“我搁这儿侃侃而谈,不过都是理想情况,理想和现实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纵观古今,这才是“正常情况”。

李世民听到李复这般说,脸色黑的就跟那锅底灰一样。

李复倒是无所谓了,朝廷官员是个什么德行,你这当皇帝的心里没点数?

有些事情或许底下的人蒙蔽得住皇帝,但是同僚之间,那点小九九,还看不出来吗?

不想捅破,不过是官场里的“潜规则”罢了。

这一点,都逃不掉。

但凡真的大公无私,朝廷回收盐铁经营权的事儿,长孙无忌应该早就开始表忠心,主动交出来,然后再一块商议着下一步怎么处理其他世家手里的那些矿山和经营权了。

这不到现在也没个动静吗?

“二哥,今日我说的,指的全都是即将要修建的贞观竞技馆。”李复补充了一句。

至于别的,你们自己多想,可跟我泾阳王没有任何关系。

李世民闭上眼睛,长呼出一口气。

“行了,我知道你和太上皇的意思,我会让工部的人,挑选好地方的。”李世民说道:“不过,你这竞技馆,是打算修在什么地方?长安城内,还是长安城外?需要多大的地方?”

“这里有一张简单一点的图纸,我琢磨着,这样一个场馆,最少也要能容纳三千人左右。”

李复仔细想过了,这年头,没有望远镜,没有大屏直播,就坐在周围的座位上看中间的场地比赛,两千到四千人的丙级体育馆是最适合的。

后排观看效果虽然差一点,但是还是能够看清场上的。

场馆再大的话,对于周围观众就不友好了。

“若是长安城内有合适的地方,倒也方便了。”李复笑道。

如今才贞观二年,长安城内还不是寸土寸金的时候,因为武德年间的一些旧事情,上到朝廷官员,下到平民百姓,对于抵御突厥来说,还没有那么充足的信心。

大多数人认为,即便是长安城内,也不见得是十成十的安全。

曾经历史上是等到贞观四年,大唐发动了对突厥的战争,活捉了颉利可汗到长安来,长安才开始急剧的繁华起来,诸多人在城内定居,人越来越多,才造成了长安城内寸土寸金的现象。

李复正是因为知道,所以在茶叶买卖挣到钱之后,也是让老赵在长安城里物色了不少宅子铺子地皮。

地契文书都握在自己手里,可以随时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