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国化工 > 第246章 接待电视台记者(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6章 接待电视台记者(上)

卢洪涛马上理解了耿志扬的意思,当即表态道:“李科长,只要把北门的事解决了,你这个科长的位子就转正。而且你们庄每出一个人,厂里就给一百块钱补助。北门畅通之后马上付给你们,绝不拖欠。”

对于九十年代城郊远处的村民来说,一天能挣一百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更何况还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所以说只要李东亮回到庄子振臂一呼,绝对会应者云集蜂拥而至。

李东亮兴奋道:“卢厂长,保证完成任务!我这就回庄里喊人去!”

普通村民一般都有乡土情结。在自家的地界上当然是要由自己说了算,怎么能让外庄的人来到自己的田间地头上称王称霸惹是生非?

李东亮回到村里用有线广播的大喇叭卖力地一通宣传鼓动。大家伙听到张王庄的人竟敢来自己村头闹事,简直是欺负到了家门口,群情激荡下自然是一呼百应。

四五十个想挣钱的本庄村民迅速聚集到村委会院子门口,跟着李东亮浩浩荡荡朝着氮肥厂北边的临时出口而来。

张王庄的人来到别人地盘上闹事本来就理亏,加上人数较少,远远见着大李庄的大队村民气势汹汹地杀到,哪有勇气跟对方理论和厮打?当下发一声喊,登时散了个干干净净。

赶走了封堵北门的村民,暂时解决了原料及产品的运输问题后,正门和东门的通行需求就显得不是那么迫切了。但是电视台的记者还在门卫室等着采访,如何妥善地应付他们也是摆在大伙面前的一个大难题。

卢洪涛询问道:“你们看谁能出面接待一下电视台的记者同志啊?”

袁汉杰首先摇头道:“我这个人见了镜头就紧张,不喜欢跟那些电视台记者打交道。我不去!”

智文阁建议道:“我看还是让耿主任去接待一下吧!他是战略研究部主任,看问题的角度比我们要高,代表咱厂里出面比较合适。”

高崇山紧接着附和道:“对!耿主任出面最合适!电视台来的是个美女记者,耿主任帅小伙一个,代表咱厂里跟她配对正好!”

李祖丰等人随后也同意由耿志扬出面跟记者接洽。卢洪涛见状只得吩咐道:“耿主任,那就有你出面代表厂里妥善接待一下电视台的同志吧。”

在整个九十年代,电视可以说是最火爆的媒体,而且没有之一。所以电视台的职工出门在外那也是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根本不把氮肥厂一类的市级企业放在眼里。

氮肥厂已经把电视台来的美女记者关在门卫室晾了足有一个多小时了,人家难免肚子里有点气。在这种情况下,厂里派谁出面接待谁就有可能吃瘪,搞不好就会在电视上狠狠地丢上一回人,以后怕是连出门见人都不好意思了。

但耿志扬已经在后世多彩多样鱼龙混杂的自媒体时代体验到了信息传播的真谛,因此并不认为一个电视台的记者有多么可怕。他甚至想借花献佛,打算利用这次接受采访的机会彻底扭转公众对氮肥厂等化工企业的成见。

“好的,我现在就过去!”耿志扬爽快的答应一声,然后喊着李东亮一起下了楼。

今天来氮肥厂进行采访的是安海市电视台《安海新闻》栏目组记者杜丽雪。接到台里的委派后,她和摄像机赵冰一起赶到了氮肥厂,却没想到被变相地软禁在了门卫室长达一个小时之久。

杜丽雪憋了一肚子气正按捺不住马上要发作之际,厂里总算派人来接待了她。

“你好!”耿志扬见到她们先自我介绍道:“我是氮肥厂耿志扬,代表厂里欢迎两位记者的到来。”

杜丽雪见耿志扬高大帅气,脸上戴着一副名牌金丝边眼镜,身上明显有一种知识分子特有的儒雅气质,满肚子的火气登时消下去了不少。

“你们厂的人把我们关在这里这么长时间。”杜丽雪嘴上不饶人道:“现在才来见我们,是不是现场那些该处理的都已经处理完了?”

面前的这个女记者虽然长相靓丽,但一张嘴就是冷嘲热讽,看来不是个好相处的主。

耿志扬哈哈一笑道:“你误会了!我们领导都在现场处理事故,知道你们来了以后赶紧派我过来。只是我们车间离着大门太远,一来一回加上找人,总得耽误一些时间嘛,所以我才来晚了。”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看在耿志扬满脸堆笑还把姿态摆得很低的份上,就算杜丽雪想发火,一时间却也很难发的出来。

“算了,我不跟你们一般见识!”杜丽雪一摆手道:“你赶紧带我们去事故现场,我们必须看到现场的实际情况。”

“没问题!”耿志扬一侧身道:“两位记者,请!”

杜丽雪和赵冰跟着耿志扬出了门卫室往二硝车间走去。耿志扬一边走一边问道:“两位记者,怎么称呼啊?”

杜丽雪道:“我叫杜丽雪,那位是我们的摄像赵哥。”

赵冰自我介绍道:“我叫赵冰!”

“哦!杜记者,赵记者!”耿志扬笑道:“欢迎你们来我们厂采访!”

杜丽雪冷笑道:“耿主任,你是真心欢迎我们来吗?”

“那是当然了!”耿志扬面色从容道:“我们氮肥厂很少有电视台的记者来采访,所以说你们来了我们很高兴!以后希望你们能常来!”

杜丽雪见他一脸的理所当然,并不像是在说谎话搪塞他们,于是不客气地追问道:“耿主任,据我们了解,昨晚上你们厂发生了硝酸储罐泄漏事故,请问有没有这回事?”

说话间,职业敏感性十足的赵冰已经把摄像机架到肩上对准了耿志扬。

耿志扬淡然一笑道:“没错,是真的!不过确切地说,应该是今天凌晨一点多钟发生的泄漏事故,不是你说的昨天晚上。”

杜丽雪万没想到他会承认的如此轻松,不禁诧异道:“泄漏的硝酸量有多大?对周围环境造成了多大影响?”

耿志扬笑道:“泄漏的量很少,大概有上个一吨多吧。”

“一吨多还叫很少?”杜丽雪撇嘴道:“耿主任,那你们认为泄漏多少才叫多呢?”

耿志扬毫不着慌道:“杜记者,一吨多的硝酸从体积上说还不到一立方米。你要知道,我们那个硝酸储罐总体积足有三四百方。泄漏的量还不到整个罐子存储量的三百分之一,当然算不上多了。”

杜丽雪是学中文专业出身,对体积的大小并没有直观概念,并不太清楚一立方米究竟有多大,因此被耿志扬怼的张口结舌半晌儿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