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国化工 > 第253章 投其所好(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跟大哥卢洪波一样,卢洪涛也有两个闺女。大闺女卢晓玉就读于北海省光州市的光州大学,读的是建筑学专业,明年正好到了毕业时节。

本来他帮闺女联系的就业单位是本市建筑公司的设计院,但卢晓玉的男朋友幸运地进入了省城建筑设计院,所以她改变了主意也想跟着人家去省城。

只是卢洪涛在省城认识的人不多,想尽办法也没能在建筑行业中给闺女找到个合适的工作。万般无奈之下,他忽然想到了给二硝项目搞设计的省石化设计院。

要是能把卢晓玉弄到省石化设计院去,那也是个很不错的结果。

但可惜,当时二硝项目全部在田连营的主管之下,卢洪涛并没有多少机会跟省石化设计院的领导打交道,更谈不上有什么交情了。

正在他无计可施时,忽然想起耿志扬是在省城读的大学,又跟省石化设计院众人比较熟悉,何不如让他帮忙把闺女安排到省石化院去?

虽然卢晓玉明年六月底才能正式毕业,但现在已经是十月下旬,如果在春节前不能如愿解决闺女的工作问题,过了年后再想找可就难了。

因此,卢洪涛才等不及耿志扬两口子回去再商量,而是匆匆忙忙给他打来了电话。

卢洪涛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他的事自己肯定要帮忙。更何况卢晓玉又是妻子的堂妹,于公于私这个忙都要帮的。

“二叔,我和晓清正在省城。”耿志扬满口答应道:“我跟省石化设计院认识的人联系一下,问问他们那里今年要不要人。”

卢洪涛也明白自己的闺女能不能进省石化院,耿志扬没法打包票,只能是尽力而为,于是道:“志扬,你用我的旗号就行,就说我不方便直接出面,剩下的事你都看着办吧。”

他接着又道:“要是花钱的话,你千万别自己掏,全部由我自己承担。”

“好的,我知道了!”耿志扬嘴上答应着,心里却道:“类似省石化设计院这类待遇好又有发展前途的省级事业单位,光想着花钱是进不去的,必须有足够硬的关系外,还得看运气的。”

扣上电话后,他慢慢踱到窗边,望着外面的小院默默思量。卢晓清本来想问问卢洪涛有什么事要找他,见丈夫如此神态便知趣地没有打扰。

安海市氮肥厂在二硝装置顺利投产后,窘迫的财务状况得到了大大的缓解。不过,由于该厂只有稀硝酸产品,即使浓度达到了极其少有的百分之六十二,也不如浓硝酸在市场上的需求旺盛。

“浓硝酸装置投资不大。”耿志扬暗道:“如果我们厂上一套五个塔的浓硝酸装置,投资最多两千来万,但一年就可以赚回一千多万利润,两年就可以回本。”

要是能说服厂领导们新上一套浓硝酸装置,那么就可以邀请省石化设计院一起合作承担该项目的设计任务,然后顺水推舟提及卢晓玉的工作安排问题。

如此一番操作后,估计省石化院的领导会看在双方合作及将来能从氮肥厂承揽到项目等多方利益上,痛快地接收卢晓玉为自己的职工。

主意既定后,他先到院子里给卢洪涛打了个电话,把自己的想法跟他沟通了一下。

卢洪涛听罢立马道:“我也接到过好几个兄弟厂家的电话,问咱们厂产不产浓硝酸。既然市场有这种需求,而且还有钱赚,那咱们就新上一套。反正二硝装置一年能赚回三千多万,投上两千万建个新装置现在不成问题。”

耿志扬笑道:“二叔,就算咱们想上浓硝酸装置,明年下半年能开始施工就不错了。我估计一系列手续办下来,最快也得等到明年底或者后年初。”

九十年代的工程建设审批程序相对比较繁琐,耗费的时间也比较长。一个项目花费半年的时间走完手续已经算是非常顺利了,大多数项目需要花费多半年时间,有的甚至一年还要多,因此耿志扬估算的时间并不算离谱。

“要是能拖到后年那是更好。”卢洪涛估摸道:“明年一年下来,咱们厂三个生产装置能创造接近五千万的利润。就算是把去年欠银行的钱都还上,咱们还能有上个一千多万呢。”

他顿了顿接着道:“这样一来,咱们就能用后年赚取的利润来上这套浓硝酸装置了。”

不管是明年还是后年,一旦氮肥厂决定新上浓硝酸装置,耿志扬就需要为省石化设计院提供工艺软件包和必要的技术支持。当然,浓缩塔和酸水回收塔肯定也要买金秀公司的技术和设备。

这样的话,耿志扬跟省石化设计院就有了利益联系,关系也会更为密切。

不过此举也给他带来了一个隐患,那就是一旦被有心人知道内幕,就会以‘内外勾结出卖企业利益’的罪名再去化工局告发他。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他自我安慰道:“经济发展的时代大潮就要来了,我想有所作为就得赶紧壮大自己的实力。为了增加公司的业务,跟省石化设计院合作是一个不错的途径。我不能因噎废食白白错过!”

他拿定主意后,把妻子叫到一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细细说了一遍,然后问道:“晓清,给省石化院的领导送礼,买什么东西比较好呢?”

卢晓清琢磨了一阵后道:“给小玉帮忙咱不怕花钱,但是求人这种事得看人下菜碟。省石化设计院的领导是些高级知识分子,咱又跟人家不很熟,送的东西要是太俗了人家不一定会要。”

“是啊。”耿志扬赞同道:“送些名烟名酒的话,就怕人家不肯要。”

卢晓清盈盈一笑道:“我倒是想到了一件好物件,绝对能让他们喜欢。”

“哦?”耿志扬惊喜道:“什么好物件?”

“我想啊,不如送他们两幅名人字画,即不俗价值也不菲。”卢晓清道:“他们一定会喜欢的。”

“名人字画?”耿志扬诧异道:“好是好,可是咱们去哪儿搞名人字画?”

卢晓清嘿嘿一笑道:“这你就别管了,我去找我好朋友要上两幅就行,因为她爷爷就是省城着名书法家。”

耿志扬有些犹豫道:“你去要人家就肯给吗?要不从咱爸那里拿两幅画吧,我让侯廷魁开车送过来就行。”

“我爸的名气在省城还没人知道呢,送他的画人家不一定稀罕。”卢晓清笑道:“你放心吧。我朋友的爷爷以前在省里任职,省石化设计院的领导一定知道他。能得到他的墨宝,这些人绝对会当宝贝的。”

耿志扬听罢顿时释然。所谓的着名书法家,在书法上造诣高那是肯定的,但更关键的在于‘着名’两个字上。

对于普通人来说,鉴赏书法造诣的高低有些难度,但是分辨书法家名气的大小却很容易。所以说艺术家着名不着名,就要看大家伙知不知道、听没听说过他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