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国化工 > 第257章 新上浓硝酸装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寿化集团想用低价倾销的手段来逼迫安海市氮肥厂停产的阴谋被耿志扬轻松化解,但也给卢洪涛等人提了个醒,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硝酸产品是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浓硝酸,而不是他们厂唯一的产品稀硝酸。

如此看来,前不久耿志扬提出的,明年建设一套年产十万吨浓硝酸装置的建议实在是太明智了。

形势所迫下,有些事情需要当机立断。卢洪涛立马召集厂领导们开会研究,当然还叫上了企业战略研究部主任耿志扬列席会议充当高参。

会议开始后,卢洪涛先把耿志扬想出的应对寿化集团倾销行为的法子介绍了一遍,然后安排道:“高厂长,你让销售部门先摸清楚山南省硝酸市场的行情,咱们好做决定。”

高崇山道:“这个最近我已经了解过了。山南省的硝酸市场行情还是很不错的。百分之六十的硝酸能卖到八百块钱左右,九八酸的话最高能到一千三还多。”

“这么高啊!”袁汉杰惊讶道:“那寿化集团还把酸弄到咱们省低价卖,他们疯了吗?”

耿志扬笑道:“他们不是疯了,是太狂妄了,还以为靠着这点伎俩就能打垮咱们呢。”

“呸!”袁汉杰不屑道:“他们不就是仗着有浓硝酸吗?不行咱们也上!”

“哎,老袁的这个想法跟耿主任的不谋而合呀!”卢洪涛借机说道:“前几天耿主任给我打电话来,说是为了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建议咱们厂明年上一套年产十万吨浓硝酸装置。没想到今天老袁也有这个想法了。”

袁汉杰扭头问道:“耿主任,上一套十万吨浓硝酸,需要花多少钱啊?”

在座诸位领导听到他问起了投资大小,纷纷把耳朵竖了起来。

耿志扬淡淡一笑道:“咱们厂二硝装置的产能是十三点五万吨。我的想法是上一套五个浓缩塔的浓硝酸装置,采用咱们厂的百分之六十二的稀硝酸作原料的话,年产能估计能达到十一万吨以上。投资嘛,大概在两千多万左右。”

袁汉杰询问道:“要是把二硝装置的十三点五万吨稀硝酸全部生产为浓硝酸,需要再增加几个塔?”

耿志扬张口就来道:“再增加一个塔就可以达到十三万吨左右,完全能够把二硝装置产的酸全都吃进去。”

“那我建议还是上六个塔比较好。”袁汉杰道:“要不然万一咱想全部产浓硝酸,结果产能还不够呢。”

耿志扬想了想道:“那我们不如采用一米二直径的浓缩塔。这么一来,用五个塔就能达到接近十三万吨的产能,厂房就能做短一点。”

氮肥厂是个老厂子,东南北三面都已经被开辟为市政道路,只有西边还有空地。但由于是临近张王庄的耕地,所以想征用的话比较麻烦。

因此企业未来发展计划被死死的限制在现有厂区内。如果想新建装置,那么只能是利用原有空地,或者是拆除一部分废弃的老旧建筑物。

迫于可用于建设的空地有限,新增装置不得不尽量地压缩长宽尺寸,省得没有地方塞得下去。

耿志扬继续说道:“一米二的浓缩塔目前国内还没有使用先例,咱们厂算是吃螃蟹的第一人。取得成功经验之后,可以此为噱头扩大咱们厂在硝酸行业的影响力。”

高崇山担忧道:“如果没有使用先例,万一生产装置建起来后不行怎么办?”

“完全没有问题。”耿志扬笑道:“虽然对于高硅铸铁设备来说,从直径一米突破到一米二存在一定风险,但我已经跟市化机厂为了这个技术难题探讨过多次,从制造工艺上面来讲是没有问题的。”

他颇为自信道:“如果各位领导还不放心,我可以立军令状,保证完成任务!”

自从耿志扬横空出世一鸣惊人之后,一直是言出必行、行之必果。而且他答应或者认为能做成功的事情无一例外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因此大家伙还是愿意相信他的。

李祖丰忽然不解道:“我有点不明白。都是硝酸,只不过浓度上差了一点,为什么企业都喜欢买浓硝酸,不买稀硝酸呢?”

他摇了摇头道:“而且听你们说,浓硝酸还要比稀硝酸贵上一块儿。这些企业放着便宜的不买,反而去买贵的,真是有点莫名其妙。”

李祖丰一直在市直机关耍笔杆子,又不是工科出身的学生,因此对化工行业一直是一知半解,有此疑问也很正常。

耿志扬耐心解释道:“李书记,一吨浓硝酸里面,百分之九十八以上都是纯硝酸。咱们厂生产的稀硝酸,一吨里面只有百分之六十二是纯硝酸,剩下的全是水。”

他呵呵一笑道:“同等体积下,一罐车浓硝酸要比一罐车稀硝酸多出去不少纯硝酸,所以大家伙肯定愿意买浓硝酸。而且售价是随着产品里面的纯硝酸含量来定的,当然是浓硝酸要贵上许多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李祖丰恍然大悟道:“耿主任讲得好。你这一讲我就明白多了。”

耿志扬接着说道:“如果是长途销售,肯定是浓硝酸要比稀硝酸合适的多。因为浓度高了,同等体积下的纯硝酸含量也高。运费摊销进去相对也会低上一些。”

袁汉杰附和道:“咱们厂周围的硝酸用量需求有限。二硝装置的产量上来了以后,咱们就必须考虑跨省销售了。而一旦跨省长途销售,不管是用汽车还是火车,卖浓硝酸总比稀硝酸合适的多啊。”

卢洪涛见大家伙都认可新上浓硝酸装置,当即拍板道:“那就这么说定了。争取明年新上一套……多少万吨来?”

耿志扬忙补充道:“就按年产十二万吨来上项目吧。”

“好!”卢洪涛道:“年产十二万吨浓硝酸项目由袁汉杰同志牵头,加上李祖丰和耿志扬……还有章树森同志一起组成项目领导小组。争取在明年能开工建设,后年建成投产。”

他专门对李祖丰解释道:“老李,把你放到领导小组里主要是为了方便申请项目。你在政府部门人脉关系广,到时候能帮上大忙。”

李祖丰来到氮肥厂后,第一次体会到了自己对于企业生存的重要性,很有些自豪道:“没问题,需要找谁通融跟我说就行。我去做他的工作。”

耿志扬最后补充道:“根据近来浓硝酸产品的市场价格分析,咱们上了浓硝酸装置后,每吨酸能多挣到四百块钱左右,纯利润能有一百来块钱吧。”

听到新上了浓硝酸项目后,每吨酸又能多挣上一百来块钱的净利润,诸位领导登时都瞪起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