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国化工 > 第267章 登门求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田连营调去了市第二化工厂,但他的家仍然在氮肥厂宿舍区内,并没有搬走。当天晚上,卢洪涛带着袁汉杰一起来到田连营家登门拜访。

田连营当然不知道他们俩的来意。不过老话说得好:无事不登三宝殿。看着俩人客客气气的样子,还拿了些各色水果来,老田同志心里不免揣测道:“估计这俩老伙计肯定遇到了什么难事需要来找我帮忙,否则用不着对我这么客气。”

简单寒暄了几句后,卢洪涛打开天窗说亮话,首先感谢了田连营向他们透露市里打算卖掉氮肥厂的消息,然后又把厂里想号召职工们集资自己买下来的事情统统讲了一遍。

最后说出了他们此行的目的:想请田连营出面在市领导那里帮着说上几句好话,以便同意厂里提出的职工出资买下厂子的方案。

田连营听罢大为吃惊道:“卢厂长,你们想自己把厂子买下来?”

“对啊!”卢洪涛坦然道:“与其被外省买了去,为什么不能卖给本厂职工呢?咱们本厂职工对企业的感情那是外面来的人不能比的。”

“也是啊。”田连营暗暗感慨这帮子家伙胆子太大,竟然想干安海市甚至北海省都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情。这步子趟的可有点大呀!

不过既然是危机,自然是危中有机。还有一句话说得更好:风险越大收益越大。

田连营迅速瞧出了其中蕴藏的极大诱惑:“如果我也加入其中,且不就等于我们几个人合伙开了家化工企业吗?以二硝装置的盈利能力,这要是我们自己赚起钱来,那可就不是几千几万块钱的事了。”

他越想越动心,但表面上依然保持着冷静:“卢厂长,我虽然跟市里面的领导因为工作的原因有几分面熟,但是人家不一定买我的账啊,所以这个事恐怕帮不上你们的忙。”

听到他居然一口拒绝,袁汉杰就有些愣神。不过卢洪涛久经官场,听得出田连营明着拒绝,实则是想要点条件,于是呵呵一笑道:“老田,二硝装置是你辛辛苦苦引进来的,肯定不愿意看着它给别人当了嫁衣。”

他观察着对方的表情继续说道:“我们几个想带着大家伙一块儿干,当然忘不了你。只要你愿意,我们大家都欢迎你回来咱们一起干。”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田连营心下暗喜,但面上却装作不以为然道:“我在第二化工厂干的很舒服。让我舍弃掉公职跟你们一块儿干倒也不是不行,不过我得考虑考虑再给你们答复。你看行吗?”

能在国企凭自己的本事干到厂级领导的人都不会是善茬,田连营也是如此。他们这些老油子遇到事关自己未来前途的事,自然要斟酌再三之后作出决定,断不会像那些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一样,被人一忽悠就稀里糊涂地答应下来。

卢洪涛笑道:“老田,我们等你消息。你有什么要求或者想法可以尽管提。只要合情合理,我们这几个老伙计都会答应的。”

田连营心道:“你们几个是因为实在没办法了才来找我求助,你以为我不知道吗?既然我是你们的救世主,那么提点条件应该不算过分。不过我得先去老孙那里探探口风,要是一点可能都没有,我就不趟你们这次的浑水了。”

两个人各怀鬼胎下依然保持着愉快交流的气氛。三个人又东拉西扯了一会儿后,卢洪涛和袁汉杰才告辞离去。

下了楼后,袁汉杰迫不及待道:“卢厂长,要是田连营不肯帮忙,我们怎么办?”

田连营是个很在乎得失的人,而且又有公职。如果没有不一般的好处可赚,他断不会轻易答应帮忙的。

卢洪涛想了想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要是不愿意帮忙,咱们就再想别的办法。咱们这么多人一起动脑子,一定能找到好法子的。”

袁汉杰见他依旧保持着乐观的看法,心里面的担忧顿时淡了不少:“那好吧。天无绝人之路,大不了我们组织职工去市里面反映民意去。”

卢洪涛闻言着实给吓了一大跳。

老袁这是打算走群众路线,以职工们集体的力量逼迫市里面妥协,同意他们提出的职工买断企业自己干的方案。

不过这种方法搞不好就会成为群体事件,严重点甚至有可能涉及违法犯罪,断断不是轻易能采取的手段和措施。

“老袁,事情还没发展到那个地步。”卢洪涛好言相劝道:“真要是到了最后咱们确实没辙了,再发动大伙也不迟啊。”

“我明白,你放心吧。”袁汉杰道:“我是说要是市里死活不答应,咱们就给他们展示一下氮肥厂职工们的集体力量!”

事关自己后半生的命运抉择,田连营自然会谨慎得很,三五天过去以后都没有任何信息。不过卢洪涛有足够的耐心等着他的回话,因此并没有催促他早做决定,而是闲庭信步一幅悠然自的状态。

周日上午,耿志扬和妻子开上车来到西园小区,陪着耿玉诚和高金凤一起度过周末。

见到儿子和儿媳妇后,高金凤如获至宝般把他们俩拉到一旁,忙不迭诉苦道:“扬扬,你可得劝劝你爸。这一次要是换成了两室户,以后咱们家可怎么住啊?”

两室户?耿志扬听得一头雾水道:“妈,你说什么呢?咱们家现在是三室户,怎么会变成两室户呢?”

“我说的不是咱们现在住的这套房子。”高金凤急急道:“我说的是筱春园马上要分的新房子。”

去年区里在朝阳路大十字口的北面路东建了一处新住宅小区,取名为筱春园小区。大家伙都很明白,这恐怕是区里最后一次福利分房了,因此男女老少纷纷踊跃报名。

耿志扬一家在西园小区已经住了十年之久。筱春园那边的房子不但要比这边的新,而且听说结构合理,设计有专用的客厅,因此高金凤就动了心思,鼓动着丈夫报上名申请分房。

耿玉诚今年已经五十一岁,离着退居二线的年龄已经相差无几,大概率明年就要改非。趁着还没有退居二线,又赶上最后一次福利分房,推让了好几次分房名额的他这才下定决心申请新房。

耿家是一家四口,按理说是有资格申请三室户的。但当耿玉诚到分房小组递交申请时,却被年轻工作人员告知,以他们家的情况只能分到两室两厅的户型,没有资格参与到三室两厅户型的分配。

听完母亲唠唠叨叨的叙述,耿志扬大为惊诧道:“怎么呢?咱们家为什么不能分三室户?”

高金凤愤愤不平道:“还不是那些小年轻欺负你爸老实好说话?你殷叔和咱家情况一样也是两个孩子。他怎么能分到三室户?咱家就不行?”

耿玉诚在全区甚至全市干部里面的确是出了名的讲规矩守纪律的人,但也不至于因此而被人专门欺负。别看老耿同志平时笑眯眯的以理服人,一旦被惹怒了发起火来,那也是很可怕的,绝不是个任人欺负的主。

耿志扬心道:“我妈说话往往有些夸张和片面,不能全信。我爸要不到三室户,其中必定还有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