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国化工 > 第478章 前景远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卢洪涛的座驾实现了鸟枪换炮,自然是高兴得很。借着这个高兴劲,他对耿志扬道:“耿总,氮化公司那边的老合成氨和尿素装置你打算怎么个改造法,趁着大家伙都在,赶紧说说吧。”

人逢喜事精神爽。见卢洪涛乐得脸上就要开花,耿志扬笑了笑道:“氮化公司目前有两套合成氨装置。一车间是年产六千吨的老装置,二车间是给尿素配套的,原设计能力为年产两万五千吨,前年已经改造为年产六万吨……”

他先把氮化公司目前的生产装置的大体情况说了一遍,然后道:“我的计划是,为了不影响硝酸装置的运行,二车间就不要动了。这次我们还是采用填平补齐的方式,把合成氨一车间的生产能力扩展到六万吨,同时用并行建设的方式把尿素装置生产能力扩充到十万吨以上。”

“这么一来……”他估计道:“一车间生产的液氨不但能满足扩能后的尿素装置需求,还能多出一万多吨来往外销售。”

耿志扬说完了以后,卢洪涛征求氮化公司总经理尚秀娟的意见道:“尚总对这个改造方案有什么不同意见?”

尚秀娟道:“耿总考虑得很周到,我没什么意见。”

“那就好!”他又转向耿志扬道:“耿总,氮化公司那套尿素装置可是个沉重的遗留负担,你真能保证改造后开得起来?”

耿志扬笑了笑道:“以前化肥厂时代,尿素装置始终开不起来,主要是因为关键材料上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品,所以动不动就出事故。我现在联合北海工大在阀门和设备材质上取得了突破,所以完全没有问题。唯一担心的就是,咱们这边没有熟悉尿素工艺的技术人员,所以不管是设计改造、工程建设还是开车任务,都需要尚总那边自己来承担。”

卢洪涛赶忙询问道:“尚总,耿总担心的这些事,你们自己能解决吗?”

“能!”尚秀娟毫不含糊道:“以前化肥厂尿素装置那些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基本没有流失。他们中大多数人已经在公司重新竞聘上岗。少数没上岗的,也在家里待岗。而且谢光荣参与了尿素装置整个建设过程,他对尿素非常熟悉,我准备让他来具体负责该项目的管理工作。”

“那就好!”听到尚秀娟肯定的回答,卢洪涛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到肚子里,又对耿志扬道:“耿总,你估计这两个项目投资大概有多少?”

耿志扬想了想道:“合成氨改造最多四五千万吧。尿素……差不多能有个三千来万。两个加起来不会高于八千万。”

以目前氮肥公司的经营状况,拿出八千万投资相对还算轻松。更何况这些投资是会带来丰厚回报的,而且还能把沉没的上亿元固定资产给盘活了。乃是个一举两得的好项目。

卢洪涛决定道:“这两个项目咱就不贷款了,全部用自有资金解决。”

田连营道:“想贷款也难了。咱们公司欠的贷款数额太大,人家银行根本就不愿意贷给咱们了。”

“不只是你说的这个原因。”卢洪涛忍不住吐槽道:“现在银行方面对我们民营企业的贷款收得很紧,宁愿把钱贷给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也不愿意支持咱们挣钱的好项目。”

会议结束以后,耿志扬冲尚秀娟使了个眼色。她会意地点了点头,很自然地跟在耿志扬身后来到总工程师办公室。

“姐,咱碰到了个麻烦事。”耿志扬把昨晚上陈建华传来的信息说了一遍后道:“我琢磨了一晚上,也没想出解决的办法来。唉……”

“省化肥协会?”尚秀娟思量了一会儿忽然拍案道:“哎,有了!”

她面带喜色道:“志扬,去年你不是已经把咱们公司的硝铵工艺按照专有技术报上去了吗?”

“嗯,是啊!”耿志扬道:“这得有大半年了,不知道进展得怎么样了。”

“我是这么想的。”尚秀娟道:“要是咱们公司申请的硝铵工艺专有技术批下来,那不就证明咱们的技术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头一份。那还怕什么化肥协会的鉴定报告?”

比起专有技术批准部门的权威来,省化肥协会的鉴定结论基本不值一提,根本没有任何权威来推翻前者的结论。

如果都作为呈堂证供提交到法庭上,法官自然会采纳更有权威的那一份证明文件。

耿志扬恍然大悟,喜笑颜开道:“姐,你可是帮了我大忙了!你不知道,昨晚上搞得我都没睡好觉。”

尚秀娟笑道:“我也是金秀公司的股东,帮你不就是帮我自己吗?”

“对!对!对!”耿志扬长出了口气道:“昨晚上我就想跟你商量一下。主要是担心太晚了,影响你的休息。”

尚秀娟叹了口气道:“志扬,你在做人上太谨慎了。你不是怕影响我休息,而是怕给我带来闲话,对不对?”

跟王景光离婚后,尚秀娟一个人带着闺女生活。耿志扬要是去了她家,深更半夜孤男寡女的,难免会招致闲话。

耿志扬不好承认,只得岔开话题道:“姐,我让赵东升弄了个新厂区初步规划图,你看看行不?”

趁着尚秀娟查看新厂区初步规划图的机会,耿志扬又跟她商量道:“姐,我打算在庙子村新征的地块里面建一个研发中心,附带再建一所中试工厂。你看可行吗?”

“可以啊!”尚秀娟道:“咱不是征了三千亩地吗?足够用了。”

“不过……”她担心道:“河口镇那地方荒凉得很,就怕职工们不愿意去。”

“这好办。”耿志扬道:“我会在新厂区里建设一部分公寓,免费供单身职工和夜班人员住宿。其他干部职工可以坐班车上下班,不会让他们留在海滨县生活的。”

尚秀娟看完新厂区初步规划图后啧啧称赞道:“志扬,真要是能实现图纸上的建设规模,咱们公司的职工人数至少得有两千吧?”

目前的设备制造公司大约有七八百职工,市化工设计院有两百多人。二者加起来足有一千多干部职工。

而位于河口镇庙子村的新厂区可是有三千亩地,真要是按照规划图上全部建设完毕,雇佣员工总人数可不会只有两千。

“两千太少了。”耿志扬指着图纸道:“光设备制造公司起码要有两千多人。再加上研发中心五六百人和中试工厂三五百人。我估计整个厂区的员工大约得有三千以上吧。”

“三千以上?”尚秀娟咋舌道:“氮肥公司现在的职工总数不过才两千多人。真要是金秀公司的员工总人数到了三千,我都无法想象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规模。”

耿志扬向往道:“我的目标是,即使到不了全国第一,至少也得排进前十名去。”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态度坚定道:“我们一定要趁着目前的大好时机尽可能地把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