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国化工 > 第485章 知错就改仍然是好同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5章 知错就改仍然是好同志

董事们好不容易凑到一起,不可能只讨论一件事就草草结束。

卢洪涛道:“河口镇的土地已经批复下来了。三千亩地可不小,咱们得成立一个临时管理机构常驻那儿,要不然那块地就容易被别人给占用了。咱可是花了好几百万才征下来的地,不能随随便便被人给占了。”

田连营建议道:“我看让于村岭去吧。小于前年犯了错误被免了职,这两年反思得还算深刻,工作上也是勤勤恳恳。我看就让他带几个人到那里看现场吧。”

时任采购管理部主任的于村岭是纪检监察部成立后第一个开刀的中层领导。不过他认错态度的确很好,乖乖地交代了自己的错误并退还了收受的礼金,远比当年死硬不认账的前任陈贵要好得多。

卢洪涛等人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将他免职后下放到电仪车间当了个仪表工程师,好歹算是保住了工作。

“我看行啊。”卢洪涛道:“大家伙要是觉得可以的话,就让他当个工程管理部副主任兼新厂区管理处主任吧。”

河口镇庙子村征地现场是个兔子不拉屎的荒凉之所,去那儿当个新厂区管理处主任基本等于是被发配,因此一般人是不愿意干这种苦差使的。

于村岭犯错误后被免了职,若想恢复往日的地位,那就只能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干别人不愿意干的活。但同时机遇和困难相辅相成,这次他要是表现得好,很有可能重新回到公司中层正职行列中去。

最终结果如何,那就要看他的具体表现了。

耿志扬道:“只要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改正,那就是好同志。既然咱们能原谅高群生,只要于村岭能够真正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我看可以给他个机会。”

田连营见耿志扬终于松了口,一想到祝兴国前一阵从监狱里刑满释放后找到他,想求他谋上份工作养活自己,忍不住开口道:“呃……耿总!”

耿志扬听到他叫自己,忙转过头去道:“田总,有事?”

“这个嘛……”田连营试探着问道:“祝兴国出狱了。前一阵找到我,想来咱们这里找个活干。你看……”

“祝兴国?”耿志扬一皱眉头道:“当年他跟郭兴文勾结,差点没把我害死。对不起,这样的人我没法原谅他。”

尚秀娟抱打不平道:“田总,要不是志扬身手好,当年早就被祝兴国给害死了。他这种人死不足惜,还想来公司找活干?做梦去吧!”

田连营没想到耿志扬恩怨分明疾恶如仇,并不是一个什么都能原谅的老好人,只得讪讪道:“他老来找我,我也没办法。”

卢洪涛点醒他道:“老田,你怎么糊涂了?于村岭犯的是可以调和的人民内部矛盾。祝兴国那是不死不休的敌我矛盾,怎么能原谅呢?”

田连营情知自己判断错了形势,赶忙道:“是我弄错了!是我弄错了!”

氮肥公司这边成立了新厂区管理办公室,金秀公司那边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几日后,耿志扬在国际商务大厦召集薛菲、侯廷魁、李君羡、赵东升、郎振华和赵福吉开会,共同商量如何解决新厂区的管理问题。

耿志扬道:“咱们在河口镇征了三千亩地。一时半会儿是不可能进入建设状态,所以得派人去现场看护。你们都琢磨一下,派谁去现场比较合适?”

在场的众人都知道河口镇一带是有名的盐碱滩涂,是个不折不扣的穷乡僻壤。那么荒凉的不毛之地,大家伙打心眼里谁也不想去。

耿志扬扫了众人一眼,立马明白了他们在想什么,呵呵一笑道:“老祖宗说得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决定凡是愿意去河口镇现场的同志,不论职务高低,管吃管住外,每天再按照一百元的标准予以补助。”

每天给一百元的补助,一个月三十天就是三千块钱。尽管薛菲等人的收入在安海当地已经算得上是高薪,但听到每月能拿到三千元额外补助,不免也是有些心动。

耿志扬继续说道:“你们回去以后把我的意思传达给每个职工。凡是愿意报名参加的,你们收集好名单后汇总到我这里来。”

虽然薛菲等人不会为了每月三千元的补助去河口镇看守现场,但有些职工却愿意为了多赚一笔外快而去那里忍受孤独。

几天之后,各单位愿意去河口镇现场的人员名单报了上来。耿志扬斟酌再三后,决定派市化工设计院的王卫民、设备制造公司的甄志军组成征地现场管理办公室,全权负责河口镇新厂区的管理工作。

八月一日建军节,耿志扬亲自开车带着王卫民和甄志军来到了河口镇庙子村。

郭恪带着庙子村支书韩加福和村主任韩尊礼在村委会办公室接待了他们一行人。

简单寒暄后,耿志扬给双方做了彼此介绍,然后道:“郭书记、韩书记、韩主任,王主任和甄主任以后就住在咱们这里了。你们是地主,可得好好照顾着点。”

“放心吧!”韩加福打包票道:“需要我们帮忙的尽管说。”

耿志扬道:“征地现场已经拉上了铁丝网,氮肥公司还帮着搞了一排板房。临时水电也都拉过去接上了。他们两个住在那里是没问题,但是吃饭不好解决。你们看看能帮帮忙吧?”

韩加福想了想道:“氮肥公司那边想让我们帮忙找个厨师做饭。我看不如这样,耿总跟氮肥公司那边说说,让你们的人也过去跟着一块儿吃不就行了?”

王卫民以前年轻时常驻建设现场,对如何生存极有经验,当即道:“耿总,不用那么麻烦。只要给我们弄个炉子,搞上个冰箱。我们俩自己做饭吃就行。”

“你们自己做?”耿志扬道:“炉子冰箱都不难弄,可是米面肉菜去哪里买?这周围连个菜市场都没有,想买也没处买去。”

“这好办。”韩尊礼介绍道:“我们东边村子逢五逢十都有大集,想买什么集上都有。不过得有辆摩托车,骑自行车的话还是太远。”

王卫民一听高兴道:“我会骑三轮摩托。给我们弄辆三轮摩托,不就什么都解决了?”

“三轮摩托太不安全。”耿志扬道:“到了冬天骑那玩意儿可是受罪。”

“要不这样。”他决定道:“我让薛菲给你们买辆昌河面包车,就当你们俩的交通工具了。”

大老板连小汽车都肯给他们配上。王卫民登时高兴道:“那可是太好了!我有驾照,开那车绝对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