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国化工 > 第493章 住房是个大问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八月下旬开始,氮化公司开始对合成氨一车间和尿素装置进行改造,通过填平补齐的方式把合成氨生产能力扩大到年产六万吨,尿素生产能力扩大到十万吨。

该项目的工程设计任务交给了市化工设计院,由郎振华具体负责。所有的非标设备制造任务则由志扬高科设备制造公司承担。尤其是最关键的尿素合成塔等高压设备,由金秀公司和志扬高科设备制造公司共同研发制造。

因此经过该项目的锻炼之后,金秀公司和志扬高科设备制造公司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氧化碳气提法尿素工艺和配套的专利设备。

从省城回来以后,耿志扬先到氮化公司合成氨和尿素装置改造现场巡视了一遍,又把郎振华和赵东升叫到国际商务大厦,跟侯茂林一起开了个碰头会。

耿志扬首先告知道:“氮肥公司接下来要在河口镇的新厂区建设一套3630装置,也就是年产三十六万吨氨醇配套三十万吨尿素项目。”

郎振华、赵东升和侯茂林都是各自公司的技术主管,听到氮肥公司将要大张旗鼓地上马3630项目,精神不禁为之一振:“哎呀!来大活了!”

耿志扬接着说道:“三十六万吨氨醇项目涉及到的加压连续气化炉和低压合成氨技术由省城的钱光耀和崔恩熙项目组负责研发。三十万吨尿素项目我打算采用二氧化碳气体工艺,这套技术由侯茂林和郎振华负责研发任务。”

侯茂林和郎振华听罢,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

耿志扬吩咐道:“具体工艺就以氮化公司这套尿素装置采用的技术为基础,通过适当放大来实现。”

侯茂林和郎振华赶忙点头道:“是!耿总!”

耿志扬又对赵东升道:“相关设备的设计制造就由赵工这边负责。还有省城合成氨技术的相关设备,也会交由你们来设计制造。”

赵东升不动声色道:“一定圆满完成任务。”

耿志扬又对郎振华道:“氮肥公司新厂区要先进行厂前区和公用工程的建设。明天你带着设计院总图、给排水、电气和暖通专业跟我去新厂区,根据现场情况做一个总图规划。”

“好的,耿总!”郎振华道:“还需要赵院长一块儿去吗?”

“他倒不需要!”耿志扬道:“但是得把段钦利喊上。厂前区的办公楼、辅助楼和公寓楼都属于民用建筑,我打算交给他来负责。”

“是!”郎振华答应道:“我通知他明天跟着一块儿去。”

“另外……”耿志扬又道:“金秀公司这边需要先建一个中试工厂。明天去了一块儿规划一下。”

赵东升迟疑道:“耿总,能不能把甄志军从现场给调回来?下面这么多设计任务,我需要他回来挑大梁。”

耿志扬想了想道:“他刚去,不好马上回来。现场配备有计算机,让他在现场干吧。”

“那好吧。”赵东升心有不甘道:“这小子挺能干的,一个人能干好几个人的活。”

耿志扬不解道:“那你怎么还放他去现场?”

“他不是想挣钱吗。”赵东升摸着脑袋不好意思道:“他想早点买房子结婚。去现场值班每天能有一百块钱的补助,一个月下来就能多挣三千块钱。所以就……”

“是啊,对年轻人来说,房子是个大问题。”耿志扬似有所想道:“你们公司想买房子的年轻人多吗?”

“多啊!”赵东升道:“不怕您笑话,我也想买。化机厂改制之前很长时间没有分房子,所以像跟我年龄差不多的职工都没能分到房子。改制之后,大家伙跟着您挣了点钱,这不就想着买个房子改善一下住宿条件嘛。”

“可惜啊!”他叹了口气道:“咱市里没有正规的商品房项目,只能是买私房或者用别人的名字买房子。”

年轻人买房子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耿志扬心头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是不是能以公司的名义组织职工集资建房呢?这么一来不就能解决职工们迫切需要的住房问题了吗?”

他兀自琢磨了一会然后道:“小郎,你回去以后,让赵福吉统计一下设计院有买房子意向的人员名单。”

郎振华一愣,随即答应道:“好的,耿总!”

耿志扬又对赵东升道:“赵工,你也跟李君羡说一声,把你们公司想买房子的人统计一下。”

“呃……好的。”赵东升挠了挠头答应道。

等他们俩走后,耿志扬又对薛菲道:“薛总,你问一下,咱公司里谁想买房子,把名单报给我。”

“买房子?”薛菲迟疑道:“耿总,咱们公司要组织集体购房?”

“集体购房?”

“对啊!”薛菲道:“就是建筑公司建好一片小区后,咱们组织职工集资去买上一两座楼。”

耿志扬忽然想起来,薛菲说的以单位的名义集资购房才是当今最简捷的操作,赶忙道:“对!我就是想组织集资购房。”

薛菲笑道:“巧了!市建筑公司刚在北外环石油管道公司那边盖了一片新小区,正在往外卖呢。咱们可以组织有意向的员工集资买下来。”

北外环石油管道公司所处的位置现在还算略微偏僻地带,但随着城市扩张,很快就会成为市区的一部分。从后世的眼光看,位置并不算太偏。十几年后此处地块儿的房价也不算低,每平米至少在六千以上。

“那一片的房子什么价位呀?”

薛菲想了想道:“好像是一个平方七八百吧。真买的话可能还能便宜一些。”

一平方米才卖七八百块钱,比起后世高昂的房价来可以说是基本等于白送。

“你先去那边看看情况。”耿志扬吩咐道:“就按买两座楼来跟他们谈,尽量把价格往死里压。”

“好的!”薛菲狐疑地看了自己的老板一眼,心道:“耿总怎么突然想到了帮大伙集资买房子?不过他真要买的话,我正好跟着沾个光买上套大房子。”

两天后,设备制造公司和设计院分别反馈回信息:两个公司共有八十多人有意向参与集资购房。而金秀公司这边几乎全体员工都愿意参与到集资购房中来。

这么一算的话,三个公司共有约一百余名员工报名参加公司组织的集资购房活动。

按照一座楼四个单元六层计算,每座住宅楼有四十八套房子可供分配。一百余名员工的话,至少要购买上两座住宅楼才勉强可供分配。

“要买两座楼?”看着薛菲统计上来的数据,耿志扬忽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何不趁着房价低迷的绝好时机,以公司的名义多买下几座住宅楼,将来可用作吸引人才或者留着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