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国化工 > 第499章 两难选择(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临近中午时分,卢洪涛和田连营方才回到公司。他们俩一回来就把在家的袁汉杰耿志扬等人喊到了小会议室,而已经回到氮化公司的尚秀娟这次就顾不上叫了。

等人到齐后,卢洪涛宣布道:“孙市长把我们叫了去,意思是想让咱们收购有机化工厂。”

“有机化工厂?”

“对!”卢洪涛解释道:“化工二厂和有机化工二厂挨着市化工厂比较近,这次由他们负责收购。有机化工厂在西外环,离着咱们近,所以市里面想让咱们公司收购了他们。”

安海市有机化工厂主要生产仲辛醇等一些有机化工产品。由于生产装备水平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不是太高,因此被近来兴起的民营有机产品企业逐步挤出了市场。

再加上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等原因,该企业亏损严重资不抵债,最后不得不按照破产倒闭处理。

袁汉杰皱眉道:“有机化工厂的产品跟咱们公司八竿子打不着啊。孙市长为什么让咱们公司收购它?就他们厂那些破烂装置,咱要来也没有用啊。”

“谁说不是呢。”卢洪涛为难道:“但是孙市长把市里的困难都跟我们讲了,咱们不帮忙说不过去啊。”

田连营道:“有机化工厂现有职工四百多人。年前为了工资的事闹了好几场,还把市府大门给堵了。这是个烫手的山芋,咱们虽然不得不要下来,但是以后怎么个处理是个大难题。”

“还能怎么处理啊?”卢洪涛叹了口气道:“先给他们发点钱,在年前把人心稳住是第一要务。”

袁汉杰道:“我可是听说有机化工厂的设备都被抵了债,厂里已经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了。”

“是啊!老袁说得没错!”卢洪涛无可奈何道:“就剩下一座厂房和办公楼了。其余的仓库什么的都卖掉了,厂区里面都拉上围墙隔成好几块儿了。”

耿志扬这才明白,原来所谓的收购有机化工厂,其实是帮着安置现有的几百名职工。至于厂里的资产早已荡然无存,留给氮肥公司的恐怕就一座空厂房和老旧的办公楼了。

他关心道:“那咱们收购了半天,能收购什么呢?”

卢洪涛道:“大约原厂区的一半多是咱的,其余的都被债主们给要去了。虽然是无偿把企业转给咱们,但市里面要求咱们公司接受原有的四百多工人,并承担未偿还的遗留债务。”

何玉坤忙问道:“遗留下来的债务有多少?”

“那倒不多。”卢洪涛道:“大约有一千两百多万。”

拿到一座破厂房和老旧办公楼,却要承担给四百多人提供工作岗位并且偿还一千多万的债务。这么算下来,氮肥公司可是亏了的。

程红旗忍不住道:“卢总,这不合适啊!咱能不能不答应?”

“不答应?”卢洪涛瞅了眼田连营道:“田总,咱能不能不要啊?”

田连营颇为无奈道:“我也不想要!但是当时孙市长跟我们俩说得很坦诚,把市里的难处都跟我们说了。你说人家领导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我们俩哪好意思拒绝呢?”

耿志扬忽然回想起前世时,西外环附近的第七中学为了从走读制改为住宿型高中,市里面对有机化工厂老厂区所在的片区进行了拆迁,然后在原址建成了七中住宿制新校区。

如此看来,几年之后,凭借有机化工厂的老厂区,氮肥公司能获取到一笔不菲的拆迁补偿款。

这么一算的话,这笔收购买卖还勉强说得过去。

他正在思量时,程红旗又道:“有机化工厂本来就不大,这么一分的话就更小了。就那么一丁点的地方,给了咱,咱也没法用啊!”

卢洪涛只得道:“咱们改制时,曾经答应过帮着市里安置下岗工人。我这人说话得算话,所以啊,有机化工厂这个事咱必须得答应啊!”

耿志扬趁机道:“有机化工厂那块儿地还是能用的,而且能赚不少钱。”

耿志扬居然认为那么点的一小块儿地还能赚大钱,众人听罢不禁一愣。

田连营知道他诡计多端……哦不!颇有计谋,于是询问道:“耿总,那块儿的咱怎么个用法好呢?”

耿志扬道:“它不是有办公楼吗?咱们可以改造一下往外出租啊!另外,那个厂房也可以收拾收拾往外租。现在有很多私人开的小加工厂都是靠租厂房来生产,咱们可以租给他们。”

办公楼和厂房外租不失是个赚钱的好法子。田连营又问道:“那原有的职工呢?他们怎么安排?”

氮化公司新近改造的合成氨和尿素装置将于五六月份投产试车,不过这两个装置主要用来消化氮化公司原有的几百名待岗职工,因此能给有机化工厂匀出来的就业岗位非常有限。

“啧!”卢洪涛啧了一声道:“要是咱能搞个人力密集型小项目就好了。最好是短平快的,一下子就能把这几百号人安排妥当。”

耿志扬灵机一动道:“卢总,你这一说我倒是想起了一个合适的项目,而且跟咱们密切相关。”

听到侄女婿这么快就有了主意,卢洪涛登时大喜过望道:“志扬,你有什么好主意,快点说说。”

耿志扬不慌不忙道:“要是找一个人力密集型项目,而且跟咱们从事的行业还有关,又是短平快,那就只有一种选择。”

卢洪涛见他卖起了关子,急得催促道:“你就快说吧,别这个那个的了。”

“是啊!”田连营也急道:“你又不是在说评书,干嘛要故弄玄虚吊大家的胃口?”

耿志扬呵呵一笑道:“咱们公司生产的硝盐和尿素产品需要采购编织袋来**。按照现在产能的话,一年下来咱们大概需要三百万条五十公斤的**袋。据我所知,咱们从外面买的五十公斤**袋在两块六到两块八之间。这就意味着,每年咱们在采购**袋一项上就要花费七百多万!”

何玉坤是搞财会出身,曾经掌管过资产财务部,因此对公司的支出情况非常熟悉,当下证明道:“耿总说得没错!不过由于咱们用的编织袋是双层防潮的,所以采购价格一般不会低于两块八,有时候甚至到三块钱。”

耿志扬嘿嘿一笑道:“但是假如咱们自己搞个厂子生产编织袋,每条袋子的成本不会超过两块钱。这么一来,每条编织袋上,咱们公司就能节省下至少一块钱的采购成本。”

自己搞个编织袋生产企业,从而通过自产自销来节省成本。

耿志扬的脑洞还真是大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众人听罢一个个面面相觑都惊得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