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国化工 > 第537章 横插一杠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跟左利民和卞福祥统一意见以后,耿志扬叮嘱道:“我找的是化工设备进出口总公司帮咱们进口这三套二手硝酸设备。根据他们的安排,预计在四月份咱们要去米国一趟,主要是现场查看设备,另外跟他们谈谈价。”

听到能亲身出国,而且是去世界最发达的米国,左利民和卞福祥不禁喜形于色。

耿志扬接着又说道:“我跟人家商量过,咱们三家每家去两个人,一共是六个人。米国的签证不好办,咱们春节后就去首都申请签证,争取早点办下来。”

他忽然想起一事道:“你们俩有护照了吧?”

“护照?”左利民和卞福祥把头摇得如同拨浪鼓一般:“没有!我没出过国,没办过护照。”

“那就赶紧先办护照。”耿志扬道:“跟你们一块儿去的那位同志也要办。”

尽管左利民和卞福祥不知道如何办理护照,但只能点头答应道:“好的,回去我们就跟领导汇报,马上去办护照。”

就在耿志扬等人商量着去米国考察和谈判事宜时,寿化集团副总经理办公室里,刘才祥正跟董鸿运一脸严肃地似乎商量着什么重要事情。

“鸿运,你得到的消息可靠吗?”刘才祥担忧道:“耿志扬真有这么厉害?居然一下子联系到了米国三套硝酸旧设备?”

“刘总,绝对是真的。”董鸿运拍着胸脯道:“根据我那些老同事的反馈,为了购买那套日产九百吨的二手硝酸设备,氮肥公司决定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从全公司募集九千万资金。”

他强调道:“九千万可不是一笔小钱。根据耿志扬以前的做事方式,他不可能弄个假消息来募集这么多钱,一定会用在实处。所以这个项目一定是真的,绝对假不了!”

“日产九百吨的双加压法硝酸!”刘才祥琢磨了一会儿道:“这么好的硝酸设备才卖八百万美元,太合适了!”

董鸿运趁机鼓动道:“刘总,不如咱们也找个渠道去找d公司谈一谈。只要出价比氮肥公司高,我想米国那些唯利是图的资本家肯定会卖给咱们的。”

刘才祥眼睛里闪过一道凌厉之光,点了点头道:“你说有道理!这样吧,这个事我会找人去办,你继续打听耿志扬那边的消息。一旦有新消息传过来,马上告诉我。”

“好的!”董鸿运想了想又道:“可是刘总,咱们本厂已经上了四套二手硝酸设备,生产能力达到了日产一千八百吨。在北江市,咱们还正在建设一套全新的国产十五万吨硝酸装置。我就担心,咱们现在有没有足够的资金买进这套九百吨双加压法硝酸装置?”

“耿志扬能通过增资扩股来募集资金。”刘才祥冷笑道:“我们作为省属大一型国有企业,决不能输给一个市级小民企。这一次就算是砸锅卖铁东拼西凑也要把这笔钱凑起来,不能让这么好的一套硝酸装置落到耿志扬手里。”

董鸿运见他下定了决心,心下一松道:“就是!氮肥公司原本才是个市属小氮肥企业,怎么着也比不上咱们老牌的大氮肥企业!”

董鸿运走后,刘才祥迅速联系了山南省进出口公司总经理任仕途,把米国d公司要卖日产九百吨双加压法硝酸旧设备的消息告诉了对方。

“老任,这个事就拜托你了!”刘才祥恳求道:“你一定要想办法联系到这个d公司,帮我把那套日产九百吨双加压法硝酸旧设备买下来。其余的那两套高压法硝酸我不要,那个不用操心。”

任仕途多年从事进出口贸易,因此对从米国采购二手旧设备的事驾轻就熟,不以为然道:“老刘,你给我透个底,这套二手旧设备对方要多少钱你们能接受?”

刘才祥本想说越低越好,但忽然想起竞价者还有氮肥公司和耿志扬,不由心下一狠道:“只要不低于一千万美元,我都能接受。”

任仕途干的是进出口贸易,对二手化工装置的价值并不十分清楚,当下满口答应道:“行!有你这句话,我心里就有数了!”

氮肥工业公司造气技术改造项目原计划在春节后试车,但由于各项安装工作进展顺利,因此在腊月二十三小年时节提前进行了投料试车。

由于该项目的连续加压气化炉是台生产试验设施,成功与否关系着接下来三十六万吨氨醇项目的实施,因此卢洪涛、田连营、袁汉杰等公司领导悉数到场坐镇。

耿志扬也带着崔恩熙、单冀生、钱光耀等人到现场观摩开车工作。另外,蒋瑶作为该台连续加压气化炉的审核人,也被邀请来到现场观摩。

该项目的开车工作由单冀生请来的省化集团造气车间技术人员承担。在正式投料之前,已经进行了足够时间的烘炉准备。时机已到,随着现场指挥的一声令下,煤粉随着高压气体从燃烧喷嘴喷出。

与此同时,氧气和过热蒸气同时喷入炉膛,与燃烧的煤粉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以一氧化碳和氢气为主的合成气。出炉的合成气经过洗涤降温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六万吨合成氨的变换工段继续进行处理。

随着变换工段报告输入的合成气各种参数符合要求,正式宣告ZY-300L型连续加压气化炉获得了圆满成功。尽管在后续生产中该炉子出现了一些难以避免的小问题,但总体设计算是成功的。所使用的材料和结构均经受住了炉膛内一千多度高温的严峻考验。

气化炉刚刚成功开车,耿志扬等人不敢大意,一直在现场盯了七天,直到除夕上午方才算是敢歇了口气。

时至除夕,公共交通非常繁忙,买票是个大难题。耿志扬亲自安排车辆护送崔恩熙、单冀生等人返回省城过年。

临别之时他叮嘱道:“崔工,300型炉子只是咱们的开胃小菜。重要的是后面的1800型炉子,它关系到三十六万吨氨醇项目是否能成功。所以你一定要注意收集300型炉子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后续1800型炉子设计上把发现的问题一一改正过来。”

“我明白,耿总!”崔恩熙满脸疲倦道:“过了初五我就回来继续收集数据,你放心吧。”

“我相信你一定能把炉子搞定!”耿志扬抱拳拱手道:“给大家伙拜年了!祝大家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单冀生、钱光耀等人忙不迭回礼道:“给耿总拜年了!”“祝耿总全家幸福!”

载着众人的中巴车渐行渐远,一直到拐了个弯没了身影,耿志扬方才转过身走向了停在一旁的帕杰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