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跨时空直播后,我成了时代导师 > 第212章 当土木堡变成阴谋,它的执行难度会有多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2章 当土木堡变成阴谋,它的执行难度会有多大

萧盼盼的一番话让于谦开始认真的思考起了自己和皇帝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关于皇权本身这件事。

他明确的意识到,皇帝首先需要的从来都不是什么能臣,什么忠臣,皇帝需要的是寄生在自己身上的触手。

作为皇帝,就必须长成一个暗藏在深宫里,但却拥有无数触手的怪物。

这个触手不能有自己的意志,更不能违背皇帝的意志,可以完美契合这些条件的人,除了小人,就只能是太监了。

皇帝和小人是天然的良配。

“关于文官合谋坑害朱祁镇的理论基础就来源土木堡之变后的政局失衡,和兵权旁落。”萧盼盼继续说道,“因为在土木堡之变后,于谦对已经被打残了三大营进行了整编,改编成了十团营。这个操作的直接结果就是大明京营的军权被彻底过渡到了兵部。”

“所以在后世的一些推论中,这是明朝皇帝开始彻底失去军权的开端,也是大明文官们这次借土木堡之变获得的最大成就。”

“是不是呢?”朱元璋和朱棣不约而同的发出了自己的提问。

萧盼盼想了想以后,反问道,“如果没有我这个自未来的人告诉你们,大明以后的以文制武成为了历代皇帝回收皇权的最大障碍,你们会怎么看待以文制武呢?”

朱元璋和朱棣呆住了,不止是他们俩,其余时代的皇帝也呆住了。

“以文制武是宋以来就定下的政治传统,根子在于唐末到五代的军阀习气达到了顶峰。所以在赵匡胤当了皇帝后,他得到了一个历史认识,那就是军队的破坏性大于文官的破坏性。这才有了以文制武的政策改变。”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庶族地主出生的文官和之前时代的文官已经不是一个物种了。这种认识到了明代也没有被任何统治者真正意识到,翻译一下就是,社会统治基础已经改变了,但政治思想没有跟着改变。”

这个概念,现在所有时空的帝王将相都已经清楚了。

“以文制武的历史走向,和科举制度的大力推广,都是皇权的必然选择。”萧盼盼认真的说道,“比如在洪武皇帝您的制度设计里,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就是相互制衡的。”

朱元璋对此很感兴趣,毕竟他现在还没有玩出五军都督府来。

“五军都督府虽然负责统兵作战,管理屯田,掌管军籍,推选将领等职能。但五军都督府没有调遣军队的权力。”

“兵部却有任免将领,升调,训练军队的权力,但不能统帅军队打仗。而到了永乐时期,永乐皇帝您对勋贵染指兵部也非常忌讳。”

萧盼盼停顿了一下,“到了仁宣时代,这种将兵权从五军都督府向兵部,确切地说,向太监身上过渡的事情就一直在发生。”

“之前已经说了,为了切断武勋和边军的联系,朱瞻基开始常设总兵,又拆分屯垦管理和出战权,然后又设置了常驻的御史巡抚,还有太监的监军。”

萧盼盼摊手,“本质上,你们这些封建帝王最担心的从来都是武将,而不是文官,这是皇权的遗传性疾病。”

这样的定性,让很多皇帝感到郁闷。

“到了土木堡之变后,因为北京保卫战的需要和朝局失衡的结果,导致军权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彻底过渡到了兵部的手上,也就是于谦的手上。”

“也正因为如此,整个明代皇帝从朱祁镇复辟开始,就在折腾这支军队。朱祁镇废了十团营,朱见深又恢复了十团营,到了朱厚照时又设了两官厅,朱厚熜废两官厅,恢复三大营旧制。”

朱元璋和朱棣顿时觉得脑仁疼,不约而同的在心里感叹道,一群胡搞乱搞的子孙。

“从这个过程中其实折射出了一个问题,在制度层面上,皇权是可以随手回收军权的。但有些皇帝是通过赌一把的方式,把自己带到士兵的中间拿回军权。”

“有些皇帝胆子小,或者受传统教育的禁锢,没有意识到军权的根本是什么,所以只是靠某个人去控制军队。”

“总之,明朝的制度设计,决定了皇帝可以随时收回军权。但对于一些明朝的皇帝来说,他们并不知道该怎么收回军权。朱祁钰就是这样的代表,抛开于谦,他找不到任何其他更适合的人能帮自己控制军队了。”

“至于文官合谋政变。”萧盼盼贴出了一张土木堡之变失去的文官名录。

除了之前萧盼盼提到那些人之外,还有五十余名文官死于土木堡,其范围除了六部之外,还涉及到了翰林院,通政司,太仆寺,大理寺,行人司,都察院。

“这里面的哪个人不是前途似锦,哪个人不能成为国家栋梁,哪个人家里没有几个了不起的老师,朋友,甚至学生。”

“这么多人,都为了一个文官集团独霸朝堂的计划甘愿自我牺牲生命吗?大明朝的文官们什么时候有如此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了,有如此高尚的牺牲情操了?他们的胸口是别了镰刀斧头的徽章吗?”

经过萧盼盼之前对于近代历史的科普,各时代的人都明白这个徽章的含义。

“如果他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今天在这里就不会支持任何一个皇帝了。他们这些文官可以完全抛开你们这些皇帝单干,直接实现共和。”

萧盼盼摇头。

“还不止如此,军事上的困难我之前已经说了,现在就算真的有这么个阴谋团体的存在,这些人还需要背着皇帝定期秘密召开各种战略会议。”

“根据土木堡周边的情况进行精确的战术布置,这个期间还要联系杨洪,或者更多的大明边将。”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拥有及时,准确的情报收集和传达能力,并且安插大量的细作到明军,东厂,锦衣卫,夜不收,瓦剌人之中。”

“他们必须制定出精确到天的复杂计划,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要在平时做到演技封神,不能露出任何马脚,瞒过东厂,锦衣卫的无数耳目。”

“最后还要选出一大批拥有无限前途,甚至位极人臣的文官成为牺牲品来实现这个计划。这些人还要为了这个计划咬定青山不放松,为了那个终极目标大义凛然的面对死亡。最终以身入局,一举重创大明的勋贵和军队,换来文官们在大明朝堂上不可动摇的强势地位。”

萧盼盼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