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地球的另一边,地中海,两艘大唐的战舰停靠在默西亚王国的伦敦港,

随着拜占庭的没落,地中海北部的拜占庭士兵全部撤走,

默西亚王国在彭达的领导下,迅速发展了起来,

而彭达的野心远不于此,他和东方大唐的一位贵族达上了关系,

那位贵族给他送来了大唐最先进的火器制造方法,还有这两艘战舰。

之后,短短一年时间,默西亚王国在彭达的领导下,

打造出了一支强大全火器的军队,轻松统一了整个英格兰。

大唐,苏灿也没闲着,整天在工坊带着一帮道士匠人在鼓捣各种东西,

“宗师,这玩意真能传播千里?”

“你懂个屁,宗师说了,这个能利用电磁波的传播,多远都能收到,之后把电磁波又转成信息,完成沟通,”

“你能,你怎么不做一个?”

一群年轻的道士在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苏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做出来的发报机,

苏灿按长波和短波的不同,编写了一本电报译本,

以三个或四个数字为一个汉字,这样,发送电波时,按距离远近用长波,或用短波,

天线接收后到电磁波后,会产生不同的“滴滴,滴滴滴滴……”声音,

再由经过培训的人参考电报译本,把不同的滴滴声译为一个个汉字,最终形成一句话或者一段文字。

这比搞那个有线的电话,要方便多了,就是有点儿费电,不过,苏灿已让人在试验各种干电池了,

相信不久后就能有锌锰电池问世,到时,整个航海沿途都设一个电报站,从大唐边境又或是地中海传回大唐信息,也就须臾之间。

“宗师,有远客来访,”一名道兵到工坊来通知苏灿,

“什么人?”苏灿问了一句,

“倭国人,带了很多礼物和活物,”道兵回道,

“哦,看来澳洲找到了,”苏灿起身,又对道士们交待一番,让他们测试电报机,之后才回大院,

老远,就看到一群人和多辆马车整齐的站在大院门口,

苏灿一到,小野臣妹子马上就率领手下,给苏灿行跪拜大礼,

“禀报先生,学生不辱使命,已寻到澳洲,”

“都起来说话,”苏灿叫起了众人,

“不错,在海上漂着,吃了不少苦吧,”苏灿拍拍小野臣妹子的肩头,

“学生在先生的教诲下,方知世界之大,这点苦,完全不算什么,”小野臣妹子急忙说道,

“带了些东西回来了?”苏灿指着其中一辆蒙得严实的马车问道,

“是按先生所绘的图纸,是袋鼠,可这东西一见人多或强光,就不食不喝,并燥动不安,最终死掉,

学生只好将它用黑布蒙起来,方才能带回来,”

“嗯,应急反应,不过,只要能产下下一代,和人相处久一些,就会好转,”苏灿又看了别的动物,

考拉、袋熊、袋獾、黑天鹅、鸵鸟、橙腹鹦鹉……等等,

“去,马上在后山围一块地,并建窝,把这些动物运去分别养起来,”苏灿吩咐身边的一个武王府主簿去办这事,

小野臣妹子马上也让手下配合那位主簿去安置动物。

苏灿领着小野臣妹子进了大院,来到书房,

“不久前,工坊出了事,一些枪炮制造方法流了出去,之后东亭县船坞被人毁去,

我意成立一支军队,以应突出情况,想让你来组建这支军队,你意下如何?”

“先生吩咐,学生自是遵从,”小野臣妹子刚要行礼,被苏灿按下,

“以水军和陆战队为主,人数总的大约初定在四万,钢铁的蒸汽战船已经制造好大半,更高级的枪支,大炮也会装备,

人由你去选,记住,我只要武士,”

“学生谨遵先生之言,”小野臣妹子此时内心很激动,终于又能帮到先生了。

苏灿综合现在的大唐朝廷的争斗,再结合失丢枪炮制造册和战舰一事看,应该是内部有人和外部联手,

可能会搞出大事情,得组建一支奇兵,防范于未然,小野臣妹子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由他回倭国组建军队,那自己潜在的对手就对自己一无所知。

而地中海,彭达已向拜占庭宣战,由于有先进的火枪、大炮、战舰加持,北海的拜占庭剩余力量很快就被一一拔除。

彭达用掳来的财富和奴隶,开始建造更大的战舰,制造口径更大的火炮和更多的霰弹枪。

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地中海,而此时,那一个神秘的东方贵族也和彭达见面了,

彭达亲自带着卫队把他接进了王宫,看着从马车下来,走路要人搀扶,一拐一瘸的这个东方人,彭达一度诧异,能有如此强大的枪炮制造方法,作为自己的盟友居然是个残废,

“幸会,”李承乾打断了彭达的沉思,

翻译急忙开始,

“本王应该如何称呼您?我的盟友,”彭达道,

“名字只是一种代号,称我什么都行,”李承乾冷冷的说道,

“那您带了多少兵马前来?”彭达重视的还是这个问题,

作为盟友,一起进攻地中海,兵马多一些,把握能大些,毕竟地中海有大唐的战舰。

“我没带兵马,我只能准确的提供给你大唐的一举一动,”李承乾很不喜欢眼前这个无礼的盟友,

“这……”

“如果你想攻占大唐,统治全世界,这些情报可是必要的,”李承乾想提高声音,但最终还是心平气和的说道,

彭达最终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安排了李承乾和他的手下在王宫住下。

新罗道,济洲岛,苏灿的秘密船坞和大港中,一排钢铁战列舰整齐的停泊在这,

战列舰全长百米、宽二十米、吃水六米、排水量九千吨、最高航速二十节。

上边有舰塔、有移动旋转的炮塔,前方两门为四百毫米的滑膛炮,

后面的两门为有膛线的二百毫米的舰炮,舰身侧翼还设有机枪塔,一边两个。

全舰由四台大型蒸汽机驱动,当小野臣妹子拿着苏灿的手令和信物来接手这些钢铁巨舰时,他非常的震惊,

先生竟有如此手笔,真神人也,四十艘钢铁怪兽,连同两万多名专业船工和军械技师,还有二十艘更大的运输后勤船,

全部被小野臣妹子接回了倭国,运输舰上除了焦煤、食物、电报机、各种新型炮弹外,还有军装、装备、机枪、步枪、迫击炮等等武器。

依照先生给的新军训练教材,小野臣妹子在倭国招募了四万武士,开始进行训练。

大明宫内的武则天,现在已基本掌握了朝堂上的多数官员,

长孙无忌处境十分的被动,李治现在终于能自己做出决定,而没有人反对了,

李治已开始着手把六部的尚书都换为自己的人,

而且,李治有来自狄仁杰的财政支持,比李世民的权力都大了,或者说集权的程度都超过了当时的李世民。

“皇上,这有武王的亲笔信,”刚下朝的李治,就被自己的贴身太监瑞安给塞了一封信,

“哦,师父离长安这么近,都懒得动身,”边说边拆开了信,

信中内容就是,苏灿想在蓝田备支军队,规模五千左右,问李治要个密旨,且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包括武媚(武媚虽入宫时改名为武则天,但苏灿却一直称她为武媚)。

李治懂了,师父这是担心皇后权势过大,威胁到他这个皇帝,准备支军队应急。

看着眼前的瑞安,李治有了想法,这瑞安在太宗时期是侍候武才人的,现在武才人成了皇后,瑞安也一飞冲天,

但是自己和师父的有些事,还得回避着瑞安才行,

“师父也是,想给自己儿子讨个官职,还用写封信,传个口信不就行了,”李治胡说道,而一双眼睛却是盯着瑞安,

看着瑞安的举止,根据师父以前教他的从人的举止观察心理法,能确定他没有偷看过这封信,

李治这才放心下来,瑞安当然不知道,自己刚才已在生死当中徘徊了一趟。

“瑞安,帮朕拟个旨,朝廷如今新老不接之时,正是需人之际,封苏勇铭为吏部侍郎,即日上任,”

李治本打算一次性封吏部尚书一职给他,又担心出手过于猛了,无端给小师弟苏勇铭树敌反倒不美,

反正吏部现在也无尚书,什么事还不是苏勇铭这侍郎说了算。

蓝田大院,“阿耶,皇上阿兄封了我一个官,”苏勇铭跑去跟苏灿分享喜悦,

“什么官?多大,”苏灿笑着对自己儿子道,

“吏部侍郎,四品,哈哈,”苏勇铭很是兴奋,

“那阿耶问你,吏部侍郎平时是要做些什么?”苏灿问道,

“那还用说,吏部不就是给人封官呗,我以后想给谁当官,就让谁当官,”苏勇铭道,

“别的呢?”

“还有就对官员进行测评,对科考进行监督,”苏勇铭总算还是知道吏部是干啥的,让苏灿放心不少,

“别人的官,你是封不了的,皇上才能封,明白不?”苏灿指点自己儿子,

“明白了,”苏勇铭答应道,

“现在长孙无忌一伙,你可以好好测评他们,顺势而为,”苏灿又指点到,

“我懂了,谢谢阿耶指点,”苏勇铭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果真是一块当官的好胚子。

几天后,苏勇铭第一次上朝,虽然以前李世民在时,皇宫经常邀请苏灿一家入宫作客,苏勇铭对皇宫也不陌生,

但是今天可是第一次上朝,意义可不一样,

在含元殿外一站,等待开门上朝,苏勇铭左右一看,自己是最年轻的四品官员,

而很多大臣都知道这苏勇铭可是武王的儿子,皇上李治的师弟,太宗在时最宠爱的孩子之一,

也纷纷过来见礼,先混个脸熟,一时间搞得殿外气氛很是热闹,

这也让长孙无忌和他身边的一众老臣很是不爽,自己打拼一辈子,到老了才爬到这位置,

一个毛头小子,涮,就成了四品,跟谁说理去,没地说理,那矛头自然就对准苏勇铭。

“上朝,”随着一声高呼,殿门也打开,众臣整理一下衣物,依次走进含元殿,分文武两排站好。

李治出来后,君臣们一系列的上朝礼节走完,才开始进入议事环节,

苏灿是最恨听这些事情,但是他儿子苏勇铭刚好和他相反,他最喜欢的就是听这些奏章,每一个字都不放过,

“臣有奏,今年春闱较去年人数过巨,人人都想入仕,是否能适当删减掉一些?”户部尚书杨纂道,

“大唐疆土如此之广,农业兴起,百姓富足,自然报名走仕途人会多一些,皇上现正值用人之际,为何要减?”还没等李治开口,苏勇铭站出来说道,

“嗯,朕觉得苏爱卿说的也有道理,”李治说道,心想,自己还要接着提拔这些寒门,丰壮自己的羽翼,怎么能减呢,

“老臣觉得杨尚书说得也很现实,”长孙无忌也站出来说道,

身后几个老臣也站出来表示支持杨尚书,

而新官这边,还在观察皇上的脸色,并没有人站出来。

“皇上,大唐当下正值用人之际,而人才并不仅限于文墨诗词类,也有武艺超群者、

或带兵打仗之才、还有手艺超凡之匠人等,

不如,多开办一个武举,又或大国工匠之评测试,让大唐人才,人尽其用。”苏勇铭缓缓说道,

“嘶,”大殿内发出不少议论声,显然这苏勇铭提出的这折中方案引起了众人的兴趣,

长孙无忌狠狠瞪了一眼苏勇铭,这年轻人,比他阿耶还难对付。

“苏爱卿说得言之有理,大唐人才就是要让朝廷人尽其用,不过,这事还得让朕再考虑全面一些,”李治说道,眼却是看着各位大臣的表情,

“皇上圣明,”苏勇铭带头吼了一句,众臣皆被带动,

“皇上圣明,”

“皇上圣明,”

“…………”

下朝后,李治回到蓬莱殿向武则天说起朝中苏勇铭提出的此事,

“不愧是武王之子,真是能干,好一个人尽其用,皇上,既然有文状元,那为何不能有武状元?”武则天也是极力赞成这个武举的,

反正只要进朝廷的新人越多,自己的势力就越大,地位就越稳固。

“皇后也是这样认为的?”李治觉得可以搞一搞看看。

“先皇打下这大好江山不易,现在整个世界都有大唐的领土,都需要人去镇守,

多招些官员肯定是不会错的,再说,有大唐银行在,又不缺这点钱。”武则天把先皇也抬出来了。

这下子,李治下定决心了,搞,搞武举,就让苏勇铭这家伙去搞,搞好了,提升他当尚书,就没有人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