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沉闷和感伤的气氛,持续了很长的时间。

润生心里古井不波,他的灵魂远超他的年龄。这些情感,这些伤春悲秋不过是年轻生活的调味料,经过了,一个男孩就会迅速成长为一个男人。

为了打破尴尬的气氛,润生提议,大家来讲笑话。润生的提议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

于是就由他先讲。

在他以前看书的时候,他发现有个人很牛,不但写诗歌,还写文章,甚至写故事,甚至画画。总之,简直无所不能是个全才。

大家知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大家纷纷说出心中的答案,有说苏轼的,有说唐伯虎的,又说郑板桥的。润生一一否定了他们。

润生说,这个人大家都认识。大家都说猜不出来了。

润生就说,小的时候,有一次,他就拿着书去问老师:“历史上姓铁的名人是哪个朝代的,怎么那么厉害?”

一下子把老师,也问住了,铁这个姓氏有吗?好像有吧,毕竟中国连姓“苟”的都有。姓铁的是回民吧。

但是好像没有他所说的全才,诗词,文章,绘画都很牛,这样的人遍览历史也是很少见的。但老师又不能露怯,就问他“这个人叫什么名字?”

他就说:“叫铁名。”

并且拿出书让老师看,老师看完后,差点没打他,原来是“佚名。”

众人听了哈哈大笑。

悲伤的气氛一下就冲散了不少。

润生刚讲完,张冲也来了兴致,直接就说,我也来一个。

民国时期,山东军阀韩复榘,有一次到大学视察。

校长请他讲话,他很高兴,巴啦巴啦就开始讲:先是打招呼,同学们,大家好,你们都是大学生,好多人都会讲好几个国家的英语,可俺是个大老粗。

但俺是很公平的,刚才在视察学校的时候,俺就看到操场上,好几个学生在抢一个篮球,投篮玩,俺当时就把教务处长叫过去批评了一顿,俺就问他,学校经费是不是都让你贪污了,为什么十来个人抢一个球。

回头去俺府上取点钱,多买几个球,一人发一个玩,算俺支持教育了。

还有最近蒋委员长提倡“新生活运动”,俺是大力支持的,可有一个事情,俺想了好几天没有想明白,蒋委员长要求行人靠右走,那左边给谁走?

这时李援朝发声了,“是啊,左边给谁走?”大家都笑了起来,他还一脸懵,过了一会拍了拍脑袋才想明白。

这一下,大家的兴致都起来了。

王知青连忙举手,他要讲一个。

故事是这样的。古代一个秀才去省城考举人,他很聪明,人也爱开玩笑。

路上经过一个客栈,眼看天黑,准备去投店。

这时候,同行的乡人,也是经常跑这条路的客商对他说,咱们再往前走走,前面还有客栈,咱们去前面投宿。

秀才就问为什么,客商告诉他。这家客栈的老板娘,人很势利,又很小气,一点小事斤斤计较。不愿在这边住宿。

秀才听了,说那更要在这边住了,我有办法修理她,让她丢人。

于是一行人,就来到了客栈里。

住下之后,秀才就去找老板娘,对老板娘说:“老板娘,请你给我个一头睡。”

老板娘一听,不明白,他就对老表娘说,他喜欢枕高枕头,一个枕头太低,再要一个。在他们老家,枕头就叫一头睡。

老板娘看他长得眉清目秀,说话也客气,像个文化人,就给了他。

过了一会儿。他又找到老板娘,说要个叉开。

老板娘问他,什么是叉开。他就告诉老板娘,在他们家乡,叉开就是剪刀,他有件衣服,临出来时家里买的成衣,有点长,要剪掉一些。

老板娘,虽然感到他的家乡话怪怪的,但还是给了他。

晚上的时候,客栈老板娘养的猫,跑到他住的屋里,他就把猫的毛给剪光了。

第二天,一早秀才趁着老板娘去后院的工夫,就拿上东西溜出了客栈。

当然他也没有走远。

又过了一会,老板娘看到秀才的房门打开着,人不见了,账也没有结。

直接就生气了。

跑到客栈门口,就开始破口大骂“小白脸子,没有好心眼子。你来住店,老娘好心好意招待你。你要一头睡,老娘就给你一头睡,你要叉开,老娘就给你叉开,你还把老娘的猫毛都给剪光了。还不给给钱就跑了。别让老娘再遇见你,遇见你拉你去衙门。”

路过的行人,听了,都笑得前仰后合。

哈哈哈,大家也都笑开了。

马云萍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捂着嘴笑。就这样说说笑笑,一顿饭,吃完了。罐子村的知青离得近,就回去了,剩下的两个就住在这里,第二天再走。

张冲他们明天再待一天,收拾一下,后天村里的拖拉机,送他们到原西县城坐车。

张冲离开的那天,村里来送行的人不多。

知青和村里的人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一直没能很好的融汇在一起。

或许他们只是这片土地的过客。

金波三人全来了,帮忙将不多的行李装上拖拉机。

张冲将不太容易带走的东西,都留给了金波,请他送给需要的人。

并和他们三个一一拥抱,并说要保持联系,有了新的地址,会给他们写信的。

并且鼓励他们,有时间的话,要学习,学会知识总有用到的时候。国家的情况,也会慢慢改变,会越来越好。

张冲还将他的长笛留给了金波,鼓励他多练习。

并且问金波,合适的时候,想不想去当兵,金波就告诉他愿意。

张冲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拍了拍金波的肩膀。

拖拉机载着两人远去。金波在那里看了很久很久。最终润生拍了拍他的肩膀,金波才回过神。

润生就说:“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他们离开这里会过得更好,所以要替他们高兴。”

“不是说了保持通信嘛!以后还有机会相见。”

知青点里留下的东西还不少,润生提议先留在这里,等少平家的新窑箍好了,能用的东西都搬过去,到时候用不上的就交到大队部,看村里谁能用。

钥匙的话,就先放在金波这边。

等回家后,他给田福堂说一声就行了。

时间还在悄无声息的向前,不为任何人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