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初九,晴。

早上十点多,田海民开着拖拉机从公社回来了,同行的有公社文书刘根民,还有三个陌生人。

拖拉机停在村委会窑洞口。听到拖拉机的声音,从村委里面走出四五个人,为首的正是田福堂。

他赶紧走上前去,先和率先从拖拉机上跳下来的刘根民握了手,随后就伸手去搀扶拖拉机上剩余的三个人。

为首的是一个中年人,大概四十多岁,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从厚厚的镜片能够看出来,这个人的学问不浅。身上灰色的中山装已经洗的有些发白,但很干净,而且十分平整。

接下来的两个人一个三十多,一个感觉刚二十岁。

三个人陆续下来,依次和在场众人握手后,被田福堂赶紧就往窑洞里让。

从几个人不停跺着的脚和不断搓着的手,能够感觉到天气的寒冷。

进屋之后,孙玉亭和金俊武扮演了服务员的角色,赶紧给几个人端上了热茶。

几人喝了几口后感觉身上暖和了一点,才开口说话。

刘根民先向双水村几人介绍了来的三个人,为首的中年人是县农技站的技术员,姓黄。原来在黄原地区,前几年来了原西县。

三十来岁的人是县农资公司的,农资公司经营着县里所有的农业生产资料,包括种子,化肥等,姓马。

最年轻的青年,是跟着黄技术员学习的,前两年原西县高中才毕业。

然后又介绍了双水村的几个领导。

没等为首的黄技术员说话,农资公司的马领导先说话了:“听说你们村需要种子和化肥,那直接去我们公司购买就可以了,怎么还专门让我们跑一趟。”

田福堂正想答话,被旁边的刘根民把话接过去了,“是我们公社给县里打的报告,双水村是咱们县的学大寨先进县。也是县里和公社重点支持的村子,另外这里还是县革委会田福军副主任的老家,这位田支书是田副主任的哥哥。”

马领导一听,端起水杯又喝了一口,“今天的天气真冷啊,你们这茶不错。”

田福堂这时候才接过了话:“欢迎各位领导这么大冷天来我们村,这充分体现县里领导对双水村社员的关心,帮助我们农民发展生产呢。大家先喝水,然后咱们再聊。你们尝尝俺们这的特产——红枣粉,就是你们喝的东西,这东西益气补血对身体好着呢!”

接着,田福堂没在理会马领导。直接转头对黄技术员说道:“黄领导,请您来,就是给我们指导指导,今年种什么好,怎么种,才能产量高。我们农民虽然种了几十年地,但见识少,听说科学种植产量高,所以想向您请教一下。”

“田支书,我可不是什么领导,就是个搞技术的。不过在种植上面确实还是有点心得的。”

“来的路上我看到咱们村有两条河穿过,怪不得叫双水村,有了水,咱们搞种植就好办多了啊。”

“不过,我想了解下,咱们村以前都种了些什么,产量怎么样,然后到地里看看,咱们再讨论今年怎么种,种什么好不好。”

“好好”,田福堂一听这个话,心里就对这个黄技术员高看几眼。这和以前其他下来指导种田的人不一样呢。以前县里来人,看都不看土地一眼,就让你种这个,种那个,还要密植什么的,搞一年,还不如农民自己种。

接着,金俊武就代表村里,介绍了一下村里这几年搞种植的基本情况。他还负责村里的二小队,平时基本上天天都在田间地头,所以对村里种植的情况很熟悉。所以说得也是有理有据。

黄技术员也听得频频点头,并不断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

接着金俊山又介绍了村里去年喂猪,养羊的情况,和村里去年做粉条的事情,说今年村里准备扩大土豆的种植面积的想法。

在介绍村子特产的时候,重点介绍了村里的枣林,大家喝的红枣粉,就是用村里的红枣做的。

黄技术员边听边记录,还不时的问一些问题。等差不多介绍完了,他就提议到地里看看。

田福堂一看,已经快十二点了,就提议先吃饭,下午再去地头看看。黄技术员看了看其余两个人,也就答应了。

午饭还是比较丰盛的,村里专门让金俊文掌勺,弄了八个菜。吃的也是宾主尽欢。

马领导对诸人的态度也都好了不少。

吃过饭,村委几个人就陪着农技站的两个人准备到地头看看,马领导就就在村委休息,用他的话说,他也不懂种田的事情,就不跟着捣乱了。

几个人先在田家圪崂转了转,就上了后面的山上,一直到了山顶。看着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黄技术员感慨道:“几千乃至几万年前,我们这边可都是森林、草地。我们这边有世界最大的连片黄土层,后来植被被不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才有了现在的沟沟坎坎,黄河才成了黄河,肥沃的土壤都被冲向了中下游。咱们这边的日子才这么难。”

几个人听得似懂非懂。

“我们这边属于半干旱气候,降水少,所以适合种耐旱作物,你们的计划我看了,很好。秋季作物可以以玉米、荞麦为主,同时种植土豆,这些尽量种在离水源近的地方。”

“山顶这边,我的意见是可以种植果树,主要是向阳面,枣树就可以,苹果也行。当然这个周期会比较长,所以幼苗的时候,可以种植其他作物,比如豌豆,黑豆等。不建议再种粮食。一方面水土流失会更严重,另一方面也不划算。”

“缓坡的地方可以开梯田,种谷子等作物,之前连续种过同一种作物的土地,今年都换成其他作物。”

“比较深的沟洼地可以种植柠条,可以当羊的饲料,还可以烧柴,同时他的花期长,还可以养蜂!”

“背阴的地方可以撒些牧草种子,比如苜蓿之类的。”

几人听了后,连忙让海民记录下来。

“后面可以逐步扩大林木和草地面积,耕地面积可以逐步缩小,种植高产作物,果业,养殖业慢慢作为发展的重点。”

“现在有些地方还开始种药材,咱们这边有几样药材也是可以种植的,果园里前期除了种一些粮食,药材也可以,但这个我不太懂,你们可以找药农,或者医药公司的人问问。”

几个人边走边说,后来就来到东拉河边。

到了土坝,田福堂就提起了挖池塘的事情,黄技术员的建议是河两边可以各挖一个,可以蓄水,后期方便灌溉。

然后几个人又穿过小桥到了枣林,包括金家湾,神仙山都看了看。

黄技术员也都一一提了建议。

最后几个人又回到了村委。就刚才沟通的问题全部又梳理了一遍。

在谈话过程中,几人才知道,黄技术员是西北农学院毕业的,和田福军原来都在黄原工作,后来才来了原西县,这次就是田福军专门打电话请他来双水村看看,指导一下。

农资公司去年引进了好的玉米种子和土豆品种,回头可以去一趟,马领导这会拍了拍胸脯,让回头村里直接去找他。

果树苗,柠条种子可以回头请田福军联系。这个得找黄原的一些部门。

他还告诉了一个新的信息,省农科院好像在推广一个国外的白猪品种,说是半年就能出栏,也可以通过田福军联系下。

沟通的差不多了,三人就准备回县里了。

还是田海民开拖拉机送,当然聪明的田福堂给几个人也带上了一些土特产。包括刘根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