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国化工 > 第459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9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下)

卢洪涛向耿志扬问起了事关氮肥公司未来发展的规划,在座的诸位领导禁不住竖起了耳朵,想听听昔日的战略研究部主任会有什么高明的见解。

面对众人热切期盼的目光,耿志扬并没有退却,当仁不让道:“老话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别看咱们公司现在发展的势头很猛,但是存在一个先天性的缺陷。”

先天性的缺陷?田连营等人听罢不由得面面相觑,暗自心道:“氮肥公司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就发展到如此地步,怎么会有先天性的缺陷呢?要是有的话,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

只听耿志扬继续说道:“我们是从小氮肥企业起家的,所以最基本的合成氨生产装置存在着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缺点,但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八十年代以前,对氮肥企业规模的划分的标准是合成氨年产量。年产量小于六万吨的属于小氮肥企业。年产量在六万吨以上三十万吨以下的属于中氮肥。年产量在三十万吨以上的当然是大氮肥了。

安海市氮肥厂1978年建厂时,合成氨设计产能为年产五千吨,因此毫无疑问属于小氮肥企业。而那年耿志扬去过的江阳石化,他们建设的大化肥装置,合成氨年生产能力达到了三十万吨,因此妥妥地属于大氮肥企业。

至于他们俩之间的那些中氮企业,最熟的例子就是省化集团。他们有一套1830装置,合成氨年产量达到了十八万吨。

当然,随着八九十年代各个小氮肥企业采用填平补齐的方式对合成氨装置进行了扩能技改。原本年产几千吨的装置,经过几次技改之后,产能扩大到六到八万吨,已经超出了小氮肥上限标准。

再加上有些小氮肥企业筹集资金新上了813装置,从而让小氮肥和中氮肥企业之间的产能差距逐渐缩小甚至消失,所以后来小氮肥企业的标准重新被划分为单套合成氨装置年产能在十万吨以下。

大家听到耿志扬说到了关键之处,一个个不由自主地瞪起了眼睛。

耿志扬一语道破天机:“我们公司最致命的缺陷是厂区太小,几乎没有继续发展的潜力,还没有办法向外扩展。”

安海市氮肥厂由于是小氮肥企业,因此建厂时批复的土地面积仅有不到三百亩。更要命的是,厂区周边都是附近村庄的基本农田,想通过征地的方式来扩大厂区可谓是困难重重。所以想在这片厂区里继续建设新的装置,现在已经是无地可用了。

厂区太小限制了企业发展,想扩大又不可能,的确是摆在氮肥公司面前最大的一道难题。

智文阁忽然道:“不是还有化肥厂吗?他们那儿不能上新项目?”

作为氮化公司一把手的尚秀娟赶忙解释道:“合成氨改造和硝酸项目建成以后,化肥厂剩下的空地也不多了。等老合成氨和尿素装置也改造完,剩下能用的地就更少了。”

田连营知道耿志扬向来不打无把握之仗。既然他当着大家伙的面说出这个难题来,那他必定已经想好了解决的对策。

“耿总,你当年是咱们厂的战略研究部主任。”他认真求教道:“厂区受限的难题,你有法子解决吗?”

众人听到他又提起当年耿志扬担任过的战略研究部主任一职,情不自禁勾起了往昔的回忆。

那时候田连营和卢洪涛还是水火不能相容的两个死对头,对耿志扬那更是恨不得置之于死地而后快。没曾想几年之后,双方又成了一条战壕里的亲密战友。

这世道,有些事还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实在是弄不明白。

耿志扬睿智一笑道:“我当然有了,就怕大伙听了不同意。”

“你先说说。”田连营催促道:“说了我们才知道行不行啊。”

耿志扬笑了笑道:“我的办法是,既然咱们现有厂区已经无法扩张,那么就在别处再征一块地来建设新厂区。”

征地建新厂区?

一众领导听了无不面露惊讶之色,心下纷纷感慨道:“耿志扬还真是敢想啊!我们在老厂区待得好好的,他竟然想着另辟蹊径建设新厂区。新厂区建好了,老厂区怎么办?难道不要了吗?”

田连营琢磨了一会儿道:“你觉得咱们在哪儿征地比较合适?”

耿志扬胸有成竹道:“现在城市建设扩张得很快,所以新厂区不能选在城区附近。郊区也不行,因为现在的郊区用不了几年也会变成市区。”

尽管安海市是三线小城市,但最近几年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扩展得飞快。虽然还比不上后世疯狂基建时代的发展速度,但比起九十年代以前来绝对称得上是无比迅猛。

正在大伙心有戚戚焉时,只听耿志扬又道:“现在市区周围的地价也不便宜,每亩涨到了几十万。我觉得咱们既然要建新厂区,面积绝不能小了,至少不能低于一千亩。”

一千亩地!?

在座的各位领导听到他的胃口如此之大,竟然想着一口气征上一千亩地,一个个惊得瞠目结舌。

卢洪涛忍不住道:“志扬,就按每亩地三十万计算,一千亩地就要花上三个亿啊!咱们公司上哪儿弄三个亿去?”

征地的钱一旦花进去,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带来任何收益的。

氮肥公司真要是砸出三个亿买上一千亩地,那可真叫把钱扔进去都听不到个响。

“三个亿啊!”田连营念叨道:“以我们现在的效益,怎么着也得攒上三十年吧?就算通过贷款,自己只拿百分之三十,那也得攒上十年!”

“三个亿?”袁汉杰直摇头道:“对咱们这样的公司来说,拿出这么多钱来征地,那就是伤筋动骨了。搞不好就会折在里面。”

“三个亿?”智文阁极为不满道:“有这些钱还不如给职工们分一分呢,买的什么的啊?”

等到大伙发泄完不满意见,耿志扬才道:“所以呀,我看中的地方并不在市区周围。而且他们那儿的地很便宜,一亩不超过三千块钱。”

一亩地三千块,一千亩地不过才三百万元。这么算下来,耿志扬提议的征地方案还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耿总,你说的那块地在哪儿?”田连营好奇道:“咱们市区周围我还没听说有低于一万块钱的土地。”

“我选的那地方啊……”耿志扬嘿嘿一笑,随即说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