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国化工 > 第460章 征地与搬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眼瞅着吊足了众位领导的胃口,耿志扬并没有继续打哑谜,当场道破真相道:“我选的地方是海滨县北部的盐碱滩地。”

众人听罢大失所望道:“原来是那儿呀!”

海滨县是安海市下辖区县之一,位于市区北部。那地方紧邻北海,县域北部全是一大片盐碱滩涂。由于土地的盐碱度过高,连草都不长一根。放眼望去一片荒芜。

说句不好听的,那地方在安海人心里,就是一个连兔子都不拉屎的荒野旮旯。

但耿志扬却知道,2008年左右,迫于环保和安全上的压力和城市扩张的需要,安海市在海滨县北部滩涂设立了工业园区,其中包括专门的化工园区。

化工园区设立以后,安海市区所有的化工石化类企业陆续搬了过去。荒芜了几千上万年的盐碱滩涂,摇身一变成了工厂林立热闹非凡的化工基地。

而该处的征地价格,也从最开始的几万块钱一亩,迅速攀升到十几万、几十万一亩。

但现在,那块没有开发的处女地,依然被当地视为毫无价值的荒野滩涂,能卖到几千块钱一亩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耿志扬原本打算至少买上两千亩地,但害怕把大伙给吓傻了,这才打了个对折,仅仅说要征一千亩地。

袁汉杰比较冷静,提出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耿总,就算咱们在海滨县买了地,水电道路这块儿谁来给咱们弄?那地方可是什么都没有,难不成配套的基础设施全得靠咱们自己来搞吗?”

耿志扬暗暗佩服老袁同志的眼界极为专业,笑道:“我准备征得这块儿地在河口镇北边。县里面正在招商引资,水电道路这块儿当然由他们来配套解决,不过得咱们自己上锅炉。”

河口镇位于流经市区的狼水河入海口处。由于狼水河的滋润,虽然那儿临近海岸,但河滨两岸的土地没有被盐碱化,因此间或有一些村庄和老百姓定居,算是整个北部滩涂最繁华的区域。

所以此处的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从而方便将其延伸至附近的盐碱荒滩。

田连营等人听到是河口镇附近,焦躁情绪稍微一缓,但还是无法接受花费巨资去那里创建新厂区的想法。

耿志扬不得不点明道:“我说各位老同志,从现在的经济发展形势看,跟以往追求的目标是截然不同了。以前只要是挣钱的项目,即使污染环境,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危险,照样能够批复上马,但放到现在就不行了。”

他进一步明确道:“我估计下一步,最多十年之后,市里面就会把类似咱们公司一样的化工企业强制搬迁。至于搬到哪里去,我认为最有可能的就是海滨县北部的那片盐碱地。”

耿志扬居然连市里面下一步的政策走向都敢预测,在场的各位领导不得不重视起来。

要知道耿半仙以前预测的事情,无一例外都得到了正确的印证。难道他这一次又会准确预测到十年后当地政策的变化不成?

那未免也太神奇了吧?

耿志扬继续说道:“既然十年后市里会强制咱们搬迁,那咱们为什么不能未雨绸缪,提前在海滨县那边抢占合适的地块儿,先行把新厂区建设起来呢?更何况咱们现在发展受限,正需要找一个地方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厂区。所以我认为,晚搬不如早搬,被动不如主动。我们必须提前规划,在河口镇附近选择合适的地方建设一座新厂区。”

耿志扬慷慨激昂地一通忽悠,直把卢洪涛、田连营等人说得面面相觑。

卢洪涛心思忐忑拿不定主意,于是冲尚秀娟和程红旗询问道:“你们俩什么意见?”

尚秀娟旗帜鲜明道:“我支持耿总的建议!咱们老厂区这块儿太受限制了。如果我们真想把公司建设成为国内名列前茅的知名企业,的确需要找个合适的地方建一个新厂区。”

程红旗道:“河口镇那一块儿在海滨县已经算是条件不错的了。再往西北走,那块地方才叫荒无人烟呢。我认为在河口镇附近征一块儿地建设新厂区是明智之举。走在别人前面总比最后被逼得不得不搬迁要从容得多。”

卢洪涛又向袁汉杰征求意见道:“袁总,你呢?你什么意见?”

袁汉杰想了一会儿后道:“要是咱们满足于公司现在的状况,那就不用再费事拉力地去搞什么新厂区。要是咱还想让公司继续发展,耿总规划的思路还是可行的。”

耿志扬见众人意见不一,淡淡一笑道:“其实大伙大可不必担忧太多。我说的是未来规划,不是从明天就开始干。别的不说,光这个征地,半年能办下来就不错。再加上当地修通道路,把水电引过来,怎么也得耗上个一年半载。所以即使咱们征下地来,两年后能具备基建条件就不错了,搞不好三四年后才能开始建设。”

他笑了笑又道:“但是三四年后当地的征地价格可就不是每亩三千块那么便宜了,涨上一倍都有可能。”

卢洪涛思量了半晌儿,向田连营问道:“田总,你什么想法?”

田连营啧了一声道:“我虽然觉得耿总的思想太过激进,但是他说的地价会涨我相信。我看不如咱们先去河口镇征上一千亩地。反正才三百万,假如咱们改了主意,大不了过几年再卖掉,说不定还能小赚上一笔呢。”

耿志扬插话道:“不会小赚的,至少翻倍!”

耿半仙说的话,田连营还是深信不疑,于是灵机一动道:“真要是能翻倍,那咱们还不如一口气搞上两千亩,甚至三千亩也行啊。这可比存银行合适多了!”

大家伙一听老田同志比耿志扬还要贪婪,竟然一口气要买下三千亩地。他这不是要建厂,是打算跑马圈地盖上一座城镇。

卢洪涛也被说得有点心动,沉思良久后道:“三千亩太多了。这样吧,咱们先征上两千亩。要是地价继续看涨,咱们再商量着办。”

耿志扬听罢忽然心头一亮:“哎呀!老田说得没错啊!我要是以金秀公司的名义也去屯上几千亩地,几年后可不就赚大发了?”

跟氮肥公司截然不同的是,金秀公司全凭耿志扬自个儿说了算,他当机立断道:“借着氮肥公司征地的机会,我让金秀公司以建设设备制造新厂区的名义跟着一块儿征上三千亩地,以备将来的不时之需。”

卢洪涛决定道:“这样吧,就由我、田总和耿总组成征地小组,负责去河口镇征地事宜。如果需要其他同志加入进来,再临时通知吧。”

一场会议下来,安海市氮肥工业公司新厂区的建设从此提上了日程。